建筑中的环境能量
老子认为好的住宅环境是务实可行的养生方式
传统道家是十分珍爱生命的。后来的道教徒直言不讳说的“死王不如生鼠”,其实源于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的“贵己”思想。“贵己”就是把保全生命作为根本,以求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道教认为外部环境既可以养生,又可以伤生,而保全生命的方法在于正确地处理人与外物的关系。住宅的方位艺术,就是圣人对于外物“利于性则取之”的集中表现。老子认为只有居善地(风水宝地)才能有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等一系列的安和乐利,福寿康宁。
老子提倡的“道法自然”、“长生久视”、“上善若水”等,注重生态的和谐,保持身心健康,追求延年益寿,将住宅方位艺术提高到了哲学的层次,对人们修身养性的启示,有深刻的影响。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
商圣范蠡认为风水可以带来能量
风水学讲究空间方位的观念,在先秦建筑中就注重空间方位艺术,而且实例汗牛充栋,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三辅黄图》。限于篇幅,仅以“商圣”、“财神”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筑城,并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例,来看风水与建筑在春秋时代的运用。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记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时候,为了报仇,首先做的第一步就是按照风水空间方位概念修建城池,而此项工程的设计师兼总工及项目经理就是后来“富可敌国”的范蠡。
范蠡仰观天文,“象天设城”效法紫宫建小城,认为此举能够为越国带来复兴的能量。范蠡对勾践说:“君徒见外,未见于内。臣乃承天门制城,合气于后土,岳象已设,昆仑故出,越之霸也。”他认为环境能量可以帮助越国实现富强。这证明,当时人们注意把天文与地理对应,选择方位,分别赋予文化的含义。
住宅的环境能量与人体的健康
央视也曾经报道说过,中国人在选择居住环境时讲究风水,风水在国际建筑界得到了普遍的承认,美国的一项研究再次证实了风水之说,这项研究发现在排除了生活方式和医疗风险等因素外,居住环境差的人死亡率要比居住环境好的人死亡率高。

八卦具体到住宅方位则是用九宫表示,《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记载方位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方位涉及人的脏腑。《黄帝宅经》提出“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扶,感天动地,相宅如相人。”住宅某个方位不合理,身体脏腑就易有相关方面的疾病,养生就可以有针对性。
人们可以把住宅作为身体,那么乾宫代表头部,坤宫代表腹部,离宫代表眼睛,坎宫代表耳朵,震宫代表足,巽宫代表鼻子,艮宫代表背部,兑宫代表口部。身体哪个部位若有相关的疾病,则对相应的方位做布局调整。
布局好方位住宅的几条建议
1.居家格局要方正,平面图不宜有缺角,以避免影响运势;
2.房间内部格局应求方正,且缺角面积不可大于1/3;
3.房子中央的位置不宜有厕所、厨房、楼梯;
4.房门上不宜有梁避免穿心煞影响运势及家人感情;
5.居家格局中央不宜有柱(房中针)影响家人健康;
6.居家不宜进门见灶、厕,避免破财连连;
7.门与门不宜相对(斗口煞)避免口舌纷争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