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认同
一个故事──弗洛伊德在1896年12月6日,给费利斯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认同”这个词。他在信中谈论了一个女病人的案例,这位女性的哥哥有头痛的问题,而这位女性本人也被头痛困扰。
在治疗中,她说她哥哥在12岁的时候,通过脱光衣服舔她的脚而发生了性唤起。在自由联想中,她想起了4岁的时候,看见父亲舔过一个浑身湿透的女护士的脚。这位女病人猜测哥哥的这种偏好和父亲有关,是被父亲诱惑的。而且她的父亲很狂暴,经常会用靴子打他哥哥的头。
弗洛伊德对这位女病人的解释是,她允许自己认同了哥哥,表现出了哥哥的头痛症状。
两个重点──1.认同是内化的一种形式,也是内化的最成熟的机制。它的意义是,所有使个体在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变得像另一个人的心理过程。2.认同的过程,是一个人将他的身份延伸到另一个人那里,或者从另一个人那里借来身份,或者将他的身份和另一个人的身份融合,或者混淆在一起。
三个例子──A.与攻击者认同:一个孩子,他的父亲对他很暴力,打马羞辱惩罚他,实际上,父亲是在攻击这个孩子,这个孩子成年后,对自己的孩子也是用父亲对待自己的方式,就是与攻击者认同,保护对父亲的愤怒和受伤。B.与受害者认同:一位妻子尝尝通过隐形贬低丈夫的方式,让丈夫对自己愤怒,嫌恶和排斥,看上去丈夫的愤怒和攻击,伤害了这位女性,实际上,是这位女性潜意识寻求受害,来摆脱自己内在的内疚或者羞愧。C.与苦难认同:这个年代衣食不缺,但是有些老人依然病理性地节约,比如吃剩了几天的饭菜。这实际上在怀念过去的苦难,这样做,可以避免现在的丰足生活带来的愧疚感。
四句话──1.强调了与他人的情感或者体验共情的一种状态,成为一致。2.自我发生改变,让自己更像某个客体,像另一个客体那样思考、感觉、行动。3.自我将某个外部客体纳入进来,形成自己的一部分。4.通过别人来建立自己的内部世界的某些部分。
〔精神分析讲的认同〕绝大多数发生在潜意识层面,而并不是意识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