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活中微小而美好的时刻
查看话题 >夜班公交车
当我在公交车的颠簸中醒来时,窗外已是漆黑一片。
十一月份的毛里求斯,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夏季。气温还在升高,白昼也有待延长。我送朋友上了去机场的出租,自己坐三班公交车回家。由北部海滩出发,经过景区和城市,绕行乡村和田地,漫长的旅途中,从夕阳走到了黑夜。
还没来得及清醒过来,就先感到了饥饿。我盘算着冰箱里的食材,似乎只剩下一些冷冻食品。车子路过小镇,路边飘出Briyani的味道。那是穆斯林做的鸡肉米饭,常被我戏称为“隔着三里地都能闻出来”。砂砾般的米饭粒和浓重的调味料,实在不合我的胃口,我在心里默默说道:“I'm not a Briyani guy.”
独自坐在夜班公交车里,没有一个华人,恍惚间有种昨日重现的感觉。那时,我和一位朋友分别住在城市东西两边。我去他家里,一路要乘四班车,先从住处到镇上,再从镇上到城区,然后坐地铁横跨城市,最后一班公交到朋友家里。如果算好时间,并且等车顺利,这一趟大概三个小时就够了。
即使行程顺畅,坐上最后一班公交车时也往往很晚了。公交车从亨氏橄榄球场出发,渐行渐偏僻。车上从司机到乘客,几乎都是黑人,但都互相沉默着没什么话。一路上除了引擎声,就只有下车拉铃的响动,反倒更显得寂静。朋友家住得偏远,无处买菜,于是我每次都拎着些吃的。有时是Chipotle的墨西哥卷饼配玉米片,有时是Arby's夹了薄薄的牛肉片的汉堡,有时是在亚洲餐厅买的寿司,有时是经典美式中国菜左宗棠鸡。
公交车不报站,也不会每站都停。接近目的地时,就要仔细盯着每个路口,瞅准机会赶紧拉铃。叮咚——thank you——good night——然后一个人被丢在夜色中,匆匆向朋友家走去。
有次带着别人安利的三明治到了朋友家,掏出来时,酱料已经把包装纸都浸透了。这款三明治别称“BLT”,据说Bacon+Lettuce+Tomato是店里的经典组合。加热后咬了一口,B是B,L是L,T是T,毫无融合。淡蛋黄酱也真是淡到极致,像是兑了水,味道十分寡淡。两个人都不想再吃第二口,宁愿步行三公里去加油站的便利店。因为太晚,便利店卖光了热食,只买到两个杯装的muffin,一包Doritos和两块火腿。不知为何,那天便利店还卖新鲜的胡萝卜和黄瓜。本打算回去拌沙拉,想想懒得切,就在路上边走边嚼完了。带着新鲜质朴的味道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BLT扔到了垃圾桶里。
想到那个被丢掉的BLT,如今饿到干瘪的我,更加感到愧疚。浪费粮食的人,就应该尝尝挨饿的滋味。车快到站了,我紧贴着车窗搜索熟悉的景物,随时准备按响下车铃。
叮咚——merci——bonne soirée——又一个人被丢在夜色里。我把背包甩到肩上,大步往公寓走去。尽管夜班公交车算不上什么愉悦的体验,但它至少能安全地把我带到落脚的地方。遥远的城市、陌生的人们、新鲜的体验,永远有着让我做出冲动决定的吸引力;然而事后又会质疑,会反复,会为放弃的东西耿耿于怀,会被太多的欲望蒙蔽双眼。只偶尔才会想到,令自己安心的,不过是一餐饭和一张床,甚至哪怕是夜班公交车里暂时的休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