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大侦探》第四季吐槽贴汇总
开脑洞:网瘾学校杀人事件
制作组会玩,直接让嘉宾给个第五季故事框架,挺好的,嘉宾动了脑筋,制作组也可以借鉴。
必须说,日天弟弟不仅脑洞大,而且结合现实题材,有想法。
他们给出的故事叫网瘾学校杀人事件,用这个背景,我也来开个脑洞,哈哈哈哈哈哈。不过,我把网瘾学校理解为治疗网瘾少年的学校,被送进来的孩子都有网瘾,在此强制性戒断。
———————以下为脑洞分割线—————————
死者:贾校长。
死因:在戒断网瘾的治疗室里死亡,电击。同时可以有其它杀人手法尝试,比如说下慢性致死药物。
嫌疑人:学生A,学生B,家长C,记者D,保安E,妻子F
侦探角色可以给保安。
动机:学生A,被校长用不当手法治疗,身心饱受摧残,报仇。
学生B,和A是恋人,秘密的那种,因为学校不准谈恋爱,一旦发现会有很重的处罚,而校长已经发现了两人相恋的秘密。一是为了保护恋人,二是为了保护自己。
家长C,自己的孩子曾经在学校就读,后在学校里因不明原因死亡,为孩子复仇。
记者D,有强烈正义感,试图揭露学校黑暗面,被校长阻挠并发生过剧烈冲突,因为身体上的伤害而丢了工作。复仇和为了保护孩子
妻子E,知道丈夫学校和他有仇家的事情,给他买了巨额保险,动机为骗保。(慢性致死药物可以指向妻子,当然致死需要达到一定量,作为迷惑性凶手。)
凶手:学生A(搞个动机最简单的嫌疑人当凶手,有时杀人动机并没有那么复杂的。
手法和大致过程:校长知道了A和B的恋情,提前通知要找A谈话。A准备好迷药,迷药的来源可以设定为记者D给的。校长被迷晕后,用小推车或者什么工具把校长运至治疗室,电击致死,设定个延时装置什么的。
这种故事不仅可以用在网瘾学校,还可以设定在女德学校、男德学校,想想就很精彩啊。
第八案:燃烧的玫瑰
没看过《彗星》这片,所以剧透感不会很强,观感还可以。
从彗星预告温差很大,而前面又说谭感冒了开始,就一直觉得肯定谭是凶手了,这大概属于女性的直觉。
只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如此复杂和难以排除的剧情设定下,凶手牌几乎被全票锁死。姑娘要么下期别来了,要么好好做做功课,行吗?第二轮集中讨论自辩时,你说的都是啥啊,有没有逻辑就不说了,关键是完全说服不了其他人啊。连一向被质疑后就容易坑吧的乔都说得挺好,你提前就没想个作为凶手被质疑时的说辞?
第七案:魔法学校的秘密
恐怖童谣要重出江湖了?从预告看,这次的歌词终于是要起到点作用了?
拭目以待。
吹爆这一集!我认为目前第四季最佳!完全没有失望,甚至出乎意料,可以说是本季我看得最投入的一个案子!最佳并不需要一个特别复杂的故事,或者多个套路的叠加,或者特别恐怖,而在于玩家们的参与度和推理的完整性,这一集做到了!也是我看得最投入的一集。
总是成为背景循环音只能负责营造恐怖气氛的bgm终于有了“姓名”,不但是线索提示,而且是开启密室的关键,也是整个故事的核心。点赞!
所有玩家包括侦探,全部在线,原本担心魏晨会hold不住场面,结果非常棒!原本担心吴昕会成为槽点,结果啪啪打脸!
故事不算复杂,胜在玩家智商全部在线,从找线索开始,都非常给力认真。找出的线索很关键,大家在两轮讨论中把故事串得也很完整。
唯一的一个疑惑,直接指向凶手的线索还是没看到啊,有谁知道是什么吗?是大家没找出来,还是我看漏了?
如果是玩家没找出来,节目最后应该会指出吧。问题就在于节目最后没有提示,那就是玩家找出来了?不会是没有线索直接指向凶手吧。
要不就是剪进俱乐部了?
-———看完俱乐部的分割线—————-
刚刷完俱乐部,所以还是有直接线索的,一件沾血的衣服,一旦找到可以说是实锤了。
不过,吴昕应该也准备了转移视线的说词,如此关键的证据不可能不想点说法来遮掩。
话说,这关键性的证据藏得真是不怎么隐蔽啊!没人去翻她的衣箱吗?我记得何好像在她的房间待了很久,还说一直没找到什么证据呢,哈哈哈哈。
第四案:NZND回到未红时
小白的背锅侠人设是不是太刻意了?恳请节目组不要强行立人设了!从放出来的节目内容来看,完全不知道大家最后为什么会转投了小白,简直就是莫名其妙。不要说杀机,杀机每个人都有,没谁比谁的弱。单论证据指向,节目中也并没有突出说明。
节目以后改叫明星大侦探座谈会好了,最有意思的搜证环节所剩无几,不是坐着一起讨论,就是一对一讨论。然而一对一剪出来的内容,对整个推理过程和走向有帮助吗?没有!剪辑师,请你醒一醒啊!节目组,请你开开眼吧!
第三案:神秘来电
时空穿越的设计也是费了心思了,不过有一个疑问:成人之后的邓杰伦是怎么知道甄加被杀了?还能清楚知道甄加被杀害的地点和时间?不是说甄加案件的信息都没有报道和公开吗?
这一点是整个案件成立的基础吧,不应该在节目中稍微交代一下?还是这原本就是个bug?
第一案:逃出无人岛-上
感觉自从《恐怖童谣》之后,明侦的故事设定就越来越复杂。所谓的复杂并不是说围绕一个核心故事,线索越给越多,嫌疑人指向越来越多,而是故事越来越多,属于一个案件中有多个故事的设定。这种设定最大的问题就是野心过大,制作组享受的是把观众在众多故事中绕晕,而不是让大家享受在一个故事中纯粹推理的过程。
先简单说下逃出无人岛-下的预告,从预告看,时空错乱、转换,现实和虚幻颠倒,被再次引进。基本就是和《恐怖童谣》走的完全一样的路子,惊悚是挺惊悚的,但推理故事的核心在于推理啊,而不是惊悚和恐惧。就故事本身而言,逃出无人岛的大框架可以说是制作组完全没怎么费心思的故事设定了,上之中的键盘侠和惊魂酒店上之中的校园暴力相似,下之中的现实和虚幻颠倒和恐怖童谣下之中的人格分裂大同小异。说实话,还是有些失望的。
从故事设定本身就能看出,制作组把大部分心思用在场景设置上了。大概是惊魂酒店带来的好评,让制作组尝到了实景的甜头,于是第四季第一案延续了大制作、大场景、大投入的路子。视觉效果是上去了,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观众视角有限,跟不上场景变化,随着嘉宾一起思考推理的乐趣大大减少。相对来说,我还是更喜欢狗镇的模式。
说说案件本身,对于凶手的设定,用的闭环模式,即群体性完成一个事件,掌握最关键一环的一定是主事人或者说凶手。推理小说中的例子就不用举了,《琅琊榜》里让梅长苏和萧景琰决裂的不也是同样的法子,静妃能够识破也是明白闭环完成的关键必然掌握在主事人手中的道理。
但是,以上所说用的可以说是本格推理,并不是证据链。要是以犯罪现场指向性证据来说,还真没有能完全指向欧小编的。对了,欧小编同事是如何背锅的故事也是没有讲完整。并不是不喜欢本格推理,只是觉得既然给了现场,还搭的实景,弄个完整清晰的证据链指向,多好啊,“铁证如山”不是很棒嘛。寻找关键性证据的乐趣不比大家聚在一起开脑洞有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