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向自己提问(1)
2010年5月1日星期六
阅读刑法讲义总论(大谷),犯罪论部分想到的问题:
1.刑法规范的特点
2.刑法与社会伦理规范的异同,及对非犯罪化的影响
3.刑法的社会伦理机能
4.学派之争涉及到那些刑法基本理论问题
5.犯罪论的历史演进
6.自然犯与法定犯的区分
7.报应刑论
8.为什么要将犯罪成立条件体系化
9.犯罪要素的体系化
10.形式的犯罪论与实质的犯罪论
11.忘却犯的实行行为性
12.行为理论问题
13.犯罪的构成要件论,二要件说、三要件说、四要件说、中国传统四要件说
14.麦兹格的违法类型说及其批判
15.对违法责任类型说的批判
16.目的刑论
17.论故意的认识因素
18.基本的构成要件与修正的构成要件区分的批判(形式的构成要件理论与实质的构成要件理论对本问题的影响)
19.消极构成要件理论及其批判
20.从构成要件符合性角度阐明构成要件要素有哪些(以三要件说展开)
21.真正身份犯与不真正身份犯
22.身份与共犯的问题
23.法人(单位)是否有犯罪能力?对法人的处罚方式,处罚对责任主义贯彻的影响
24.抽象危险犯与形式犯的区别
25.危险犯的分类
26.主观违法性论
27.主观违法要素与违法、有责要件的关系问题
28.开放的构成要件、修正的构成要件、及规范的构成要件
29.为什么要论述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总是要谈论不作为的实行行为性
30.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性
31.原因自由行为的实行行为的起算时点问题
32.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的起算时点问题
33.规范障碍
34.故意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
35.在违法性阶段讨论过失的可能性
36.过失是否成立共犯(过失的竞合问题)
37.管理过失与不作为犯的关系
38.结果加重犯的主观形态问题
39.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结果与加重结果的关系问题
40.因果关系理论中, 原因说的原因标准
41.客观归属理论
42.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问题
43.评价规范与决定规范
44.违法性要件包括哪些要素
45.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的分歧点
46.可罚的违法性理论及其批判
47.违法的相对性及其批判
48.正当行为与紧急行为(排除违法性事由的种类)
49.不具有刑法上的违法性就不能正当防卫吗?
50.对物防卫问题,具体情况的区分及其解决方案的不同学说
51.可否为了公务利益进行正当防卫,在这种情况下防卫界限(限度)
52.防卫行为伤害了无辜第三人如何处理
53.原因违法行为与原因自由行为
54.假想防卫一定能排除故意吗?(假想防卫是违法性的错误还是事实错误)
55.事实认识错误还是违法性的错误
56.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问题
57.对自招行为可否进行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
58.故意、过失客观化的思维进路与 主观违法性论的比较
59.责任的本质、对象、要素
60.对心理责任论的批判的问题
61.客观的责任要素
62.可罚的责任与可罚的违法性
63.责任能力是责任的要素 还是责任的前提
64.故意是责任要素还是责任的类型
65.原因自由行为学说
66.规范责任论
67.有关违法性意识的学说
68.违法性的认识错误能否排除故意
69违法性的认识错误能否排除责任
70.排除违法性事由认识错误的性质问题?
----------------不包括犯罪停止形态、共犯、罪数-------------------------------------------------------------
阅读刑法讲义总论(大谷),犯罪论部分想到的问题:
1.刑法规范的特点
2.刑法与社会伦理规范的异同,及对非犯罪化的影响
3.刑法的社会伦理机能
4.学派之争涉及到那些刑法基本理论问题
5.犯罪论的历史演进
6.自然犯与法定犯的区分
7.报应刑论
8.为什么要将犯罪成立条件体系化
9.犯罪要素的体系化
10.形式的犯罪论与实质的犯罪论
11.忘却犯的实行行为性
12.行为理论问题
13.犯罪的构成要件论,二要件说、三要件说、四要件说、中国传统四要件说
14.麦兹格的违法类型说及其批判
15.对违法责任类型说的批判
16.目的刑论
17.论故意的认识因素
18.基本的构成要件与修正的构成要件区分的批判(形式的构成要件理论与实质的构成要件理论对本问题的影响)
19.消极构成要件理论及其批判
20.从构成要件符合性角度阐明构成要件要素有哪些(以三要件说展开)
21.真正身份犯与不真正身份犯
22.身份与共犯的问题
23.法人(单位)是否有犯罪能力?对法人的处罚方式,处罚对责任主义贯彻的影响
24.抽象危险犯与形式犯的区别
25.危险犯的分类
26.主观违法性论
27.主观违法要素与违法、有责要件的关系问题
28.开放的构成要件、修正的构成要件、及规范的构成要件
29.为什么要论述不作为犯的成立条件总是要谈论不作为的实行行为性
30.间接正犯的实行行为性
31.原因自由行为的实行行为的起算时点问题
32.不作为犯的实行行为的起算时点问题
33.规范障碍
34.故意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
35.在违法性阶段讨论过失的可能性
36.过失是否成立共犯(过失的竞合问题)
37.管理过失与不作为犯的关系
38.结果加重犯的主观形态问题
39.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结果与加重结果的关系问题
40.因果关系理论中, 原因说的原因标准
41.客观归属理论
42.不作为犯的因果关系问题
43.评价规范与决定规范
44.违法性要件包括哪些要素
45.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的分歧点
46.可罚的违法性理论及其批判
47.违法的相对性及其批判
48.正当行为与紧急行为(排除违法性事由的种类)
49.不具有刑法上的违法性就不能正当防卫吗?
50.对物防卫问题,具体情况的区分及其解决方案的不同学说
51.可否为了公务利益进行正当防卫,在这种情况下防卫界限(限度)
52.防卫行为伤害了无辜第三人如何处理
53.原因违法行为与原因自由行为
54.假想防卫一定能排除故意吗?(假想防卫是违法性的错误还是事实错误)
55.事实认识错误还是违法性的错误
56.紧急避险的法律性质问题
57.对自招行为可否进行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
58.故意、过失客观化的思维进路与 主观违法性论的比较
59.责任的本质、对象、要素
60.对心理责任论的批判的问题
61.客观的责任要素
62.可罚的责任与可罚的违法性
63.责任能力是责任的要素 还是责任的前提
64.故意是责任要素还是责任的类型
65.原因自由行为学说
66.规范责任论
67.有关违法性意识的学说
68.违法性的认识错误能否排除故意
69违法性的认识错误能否排除责任
70.排除违法性事由认识错误的性质问题?
----------------不包括犯罪停止形态、共犯、罪数-------------------------------------------------------------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