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思维的模式——笔录曾仕强讲座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脉络为:
关系——效果——观念(思路)
个体的认知是有限的,判断是有误的,作出的选择,得到的结果大概率就会是错的。
长期的不同效果让不同的人产生对世界不同的看法,上升为观念,由此推出三个方向上的不同的观念,即思维模式,分别是:
一分法、二分法、三分法。
三种思维模式常态化的表现如下:
一分法:
论述:一分法的典型表现是浑浑噩噩,没有自主是非,要么表现为极度盲从,随意放弃,要么表现为霸道,自我,人争一口气,一言堂等等。
结论:这种愚昧的力量是人类骨子里最感兴趣,最为冲动的向往。
二分法:
论述:二分法的典型表现是“是非分明”,yes or no,是西方科学思维,博士们的最爱。
西方科学的核心是对or错中摸索前进,新的理论推翻旧的理论的过程;
结论:人生有崖而知也无涯,已知越多,未知也越多;当然,很多时候选择不足行;判断不足行。
三分法:
论述:三分法的至理名言为“是非难明”,是人文类思维,东方思想的核心是三分法,其表现如下:
就其世界观来看,认为:一画开天的要义为:一是太极,二是阴阳,三是阴阳互动;
就其方法论来看,认为: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不变的是本体,变化的是现象;
由此引发出关于一系列具体应用领域的观点看法:
1.关于辩证看待问题:中国人的赞成=反对,是=不是,要=不要,因为中国人赞成赞成的部分,反对反对的部分(朴素的辩证法);
2.关于人性和差异:性相近,习相远,习惯改变命运,而非性格改变命运,因为人之初,性本善;
3.关于认识人性:西方人教人不要骗人,中国人教人不要骗自己;只有先了解了自己才能了解别人,别人都是自己分化出的“花样”;
4.关于阐述观点:任何事,皆可浓缩到三句话来总结完毕,做不到的话,是自己的认知不够;
5.关于管理:中国人的管理模式是先打自己人;
6.关于处理内外部关系:只有人自身不断的调整,去适应外界,而不能寄希望于让外界来适应自己;
7.关于医学:人永远无法达成持久平衡——平衡即稳定,稳定的事物不会向前生发,会僵化,所以人活着是灵动的,积极的;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喝醉了,去世了,身体是沉重的,僵化的;
8.关于养生:中国人推崇的自然疗法追求:方便、有效、安全;
9.关于认识死亡:迎面死亡,心态是终于找到了它,终于可以还债的心态,还了债一身轻松的心态;
10.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好的,可以交流,但互相排斥,无法融合,文化因差异而五彩缤纷,因统一而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