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写作?
如果让我说出因为写作而逆袭的人生,第一个能够想到的,应该就是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创造者J.K.罗琳了。在她身上加持了太多的耀眼的光环,福布斯全球名人榜第三位,英国皇室荣誉勋章的获得者....。如果觉得这些还有虚,那超越英女王的12亿美元的净资产,应该比任何其他名号都实在了。而所有的这一切,只是来源于一次火车旅途中的邂逅,一个戴着大黑框眼镜,瘦瘦弱弱的小男孩,装扮成巫师的样子,在车窗外一直冲着她笑,使她萌发了要创作一个魔化故事的念头。
写作,让一个平凡的淹没在人群中的女教师,成为了一位享誉世界的小说作家,同时也收获了惊人的财富。
另外一位来自国内,山西阳泉某个偏僻小镇上诞生的世界级科幻作家--刘慈欣。最早从科幻世界杂志上看到这个名字时,他还跟他的作品一样默默无闻。尽管如此,但他的作品让人很喜欢,每次都被他作品中的大气磅礴的场景,空前绝后的想象力震撼的目瞪口呆,放下书本回到现实,瞬间感觉人生渺小又索然无味。谁能想到,多年以后,他已是星云奖,雨果奖(科幻小说界的奥斯卡)双料得主,连奥巴马都是三体小说的忠实粉丝,据说从他的小说中吸取力量和信念。在中国这个早些年官方将科幻和科普混为一谈的国度,被评价是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推上世界的高度。
前两天在喜马拉雅上跟着高晓松,将三体重温了一次,多年之后重读三体,仍然心潮澎湃。后来百度了一把,发现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小镇上低调的电子工程师了,他头顶的光环,包括中国作协成员,山西科普协会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协会员...甚至还有电影监制,腾讯游戏想象力架构师等。
写作,让一位濒临倒闭的电厂计算机工程师,成为无数人仰望星空的指引者。
对于芸芸众生,那些没有想过依靠写作达到人生巅峰的普通人来说,写作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有人会说,写作跟做饭,医疗,技术开发等一样,可以看作一项技能,让你有机会从人群中脱颖而出,意味着更好的机会;也有人觉得写作让自己找到产生共鸣的人,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人觉得写作可以提供工作之外的一个副业,给你额外的一笔财富。写作于我,应该是与过去的自己,对话的一种方式
前几天看到一个摄影培训的广告语:摄影,证明我来过。对大多数人来说,照片是美好回忆最重要的载体。再普通的一张照片,经过岁月的磨砺,再回首,都充满了迷人的味道,像多年陈酿的老酒。然而,照片记录了影像,却无法准确的记录内心。
一张照片拍下了你毕业时抛到空中的学位帽,记录下你的意气风发,却记录不了你临界毕业对未来的迷茫;一次工作的颁奖照,记录下你获得荣誉时的一脸欢笑,却记录不了你项目受阻时的心力交瘁;一张所有人祝福你生日快乐的幸福照,也记录不了你彼时彼刻心中最大的生日心愿。
所以,如果有人要开办一个写作培训班的话,可以说:写作,证明你来过,哭过,笑过,迷茫过,绝望过,骄傲过,拥有过.......。写作记录内心,让我可以在很远的将来,与现在的自己,坦诚相待。
我一直相信这句话:生活中让你觉得无比艰难,彻底绝望的事情,总有一天,你会笑着讲出来。当有一天你笑着讲故事的时候,也许,当年因为绝望而留下的文字,就是你最好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