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休息,一记
今日没有看书,看了两部电影,《国王的演讲》、《悲伤逆流成河》
国王的演讲,伟大的人也有将近崩溃之时,在面对一个即将上肩的重任时,他们也会像常人一样,惊慌失措,没有准备。但伟人之所以为伟人,在于面对慌乱时,他们扛住了内心那些能压垮他们的恐惧,并在困境中坚持寻找方法,克服障碍。往往我喜欢上一个角色,不仅仅因为他们在人群中熠熠生辉,也因为他们正如凡人一样,也有脆弱。
悲伤逆流成河更像贴近我自身的一个话题。我深深感到主角身上的卑微,无力,不敢向世界索取那些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又坚不可摧。像暴风雨中的那一株野草,随风飘荡,身不由己,同时顽强不屈,倔强不已。一个孩子怎么可能知道这一切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生来她就悲伤呢?生来她就孤独呢?生来就感觉自己的需要不被知道和满足呢?为什么爸爸妈妈不给多一些爱呢?多一些倾听呢?而孩子长成了今天的大人,已经不敢再问这些问题。因为她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最可悲的是这种无力之感在于,你知道你的父母其实爱你,他们只是不懂爱你的方法。你知道那些当初欺凌你的同学,当初也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但是这都无法改变一个事情——当初那个承担了这些事情的小孩,变成了今天这个害羞、胆怯、害怕被抛弃、没有力气去改变周围事物的你。同时我是相信这是可解的。心理治疗也许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帮助找回“心的力量”,找回一种坚强的状态。只是在当下它不可解,在当下你必须忍受这个不完美的自己。并且你多了一个自己需要尽全力挣脱的泥沼,你不能太过松懈,不然便被拉进痛苦迷惘自我否定的深渊。但是你又怎么能报怨自己身上的不幸呢,这个世界上还有更不幸的事情在别人的身上发生。苦难时时伴随着人类,它是常态,也是主题。有时候你也知道,自己其实多多少少是幸运的。只是一些机缘巧合,你的人生有了一些待解的,必须要解的难题。每个人的题面都不太一样,但总结起来都有共性。多感知一些别人的苦痛,对别人的苦痛抱有同情。做人有两难,一是因为人要在宇宙中,在环境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理由,寻找自己存在的证据。二是同时也因为人与人之间还要互相为难。
又或许每个人都只能在电影中看见自己。看见自己是最重要的一项课题。是的,我看见的不是易遥而是我自己。我不善写作,每次想到一个话题,内心好像有千言万语。拿起笔却不知道怎么写了。扭扭捏捏写出百来个字,自己觉得实在一般。称不上写作,甚至有些矫揉造作,无法真实展现自己的想法。而就在刚刚写这些文字的这几十分钟,我发现,只要克服“不会写”的障碍,你或多或少总是能写点什么出来。而在写的过程中,在你想着怎么展现想法的过程中,其实又是一次再思考。因为就在那几十分钟,我感觉自己又重新思考了一遍,并在心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感觉。我想以后我要定期写些东西,不管写成什么样。反正也没有多少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