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
我是在公交车上看这本书的
那天我下夜班。
凌晨两点下了一场大雪,我在监控器这头看着一块块白色的雪粒以秋季飞蛾的姿态在摄像头前快速划过,听着窗外的风声伴着同班均匀的呼吸声……
是了,天气不好所以第二天的班车也意料之中的来晚了。从包里掏出《活着》,跳过序直接看正文。一个名叫福贵的老人,一头名叫福贵的老牛,一个听故事的年轻人,一个看故事的我。合上书后,一人一牛还是在我脑中来来回回的走着……
很难想象作者是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如此冰冷理性的语句描述这么悲凉的人生(抱歉我只能想到悲凉这个词)。也许,真的只有极其控制情感的冷静的描绘,才更有震动读者的力量吧。
青年福贵,一个无情的二世祖,人人都恭恭敬敬的叫他一声少爷,他逛妓院,赌博,把人当马骑……。他太富有了,富有到不把任何人任何事放在心上,他身上没有任何感情,也没有任何牵挂。直到,他在赌桌上遇到了龙二(就算不是龙二也会是虎二、虫二),祖业顷刻输光。为了替他还赌债,老父卖掉了所有能卖的东西,田地,祖屋,屋里的摆设物件……。一家子没受过苦的人搬到了茅屋、老父亲去世、妻子家珍连着她肚子里的孩子被老丈人接走,他倒空了钱财,拾起了亲情。至此,一个大少爷彻彻底底成了一个佃户,一个卑微到泥里的人。
还好,家珍回来了,还好,带着他的儿子,还好,一家人又在一起了,就算辛苦,日子过的踏实。不久年迈的母亲病了,福贵进城去找大夫的途中被抓走当了兵。这一去就是大半年,社会背景暂且不提,战争的残酷也放到一边,福贵实实在在有了生死之交,他们鼓励彼此,一定要活下去。熬到最后,福贵终于可以回家,终于可以和家人一起生活,可是老母亲已然去了,女儿也因为发烧成了聋哑人。经历过战争的福贵想来对生死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吧。
福贵夫妻二人勤块,日子过的比之前好多了,一双儿女渐渐长大,女儿凤霞虽然聋哑,但聪明能干,儿子有庆是十足的暖男,一家四口每天活得踏实幸福。可惜不幸还是发生了,有庆抽血活活被抽死,救的还是福贵同生共死的战友的夫人。命运总是让福贵作出选择,福贵放下了死的有庆,选择了生的战友春生。福贵选择了活着的那一个。还好,家珍和凤霞还在,福贵还有牵挂。
二喜,一个老实、不善言语的“偏头”,他会刚见面第二天就带着人和材料来给福贵家翻稻草、刷墙,会借钱给凤霞一个“盛大”的婚礼,会不顾“规矩”结婚十天就和凤霞手牵手回来看富贵……多幸福的一家人啊。凤霞虽然聋哑但是确收获了最真挚的爱情,福贵家珍因为二喜也缓和了有庆夭亡的悲恸。天有不测风云,凤霞难产了,二喜在医生保大保小的询问中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保大,可是凤霞还是刚生下孩子就去了。上天没有眷顾福贵一家,难过又有什么用呢,凤霞的孩子还需要照顾,病中的家珍还在家里等他的消息……福贵咬着牙也要坚持下去,为了这个家还是一个家。
直到时代原因春生自杀了,家珍也随孩子们去了,福贵只有双喜和外孙苦根了。二喜很能干,还清了债务,养大了孩子,丈人和女婿俨然成为了父子。好像苍天在和福贵开玩笑,双喜在工地意外身亡了。自此祖孙二人相依为命,俩人有个共同的目标:买一头牛。祖孙俩每天为这个目标努力,本以为日子会慢慢好起来,苦根会健康长大慢慢独当一面。可惜了,居然吃豆子噎死了!福贵的亲人朋友,就这样一个一个走干净了。他活得按部就班,下地、攒钱。苦根去的第二年,买牛的钱攒够了,福贵看到了一头要被宰的老牛,那头牛多像他啊,衰老、孤单、无助、恐惧……确还是想要活下去。福贵买下了它,自此,一人一牛相依为命,牛成了福贵的伙伴和家人。
福贵的一生经历了高高在上,也经历了卑微渺小,经历了平静安稳的幸福日子里对未来的期盼,也经历了冷酷无情的战争岁月里对活着的渴望。也许就是如此,人生才在快到尽头的时候,心反而愈加淡定从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