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终于,我通过了儿子的好友验证
儿子到伦敦两三周了,开始几天,时差关系总在四点钟醒了就不睡了,天气冷很多,开始流鼻涕/咳嗽。还好几天就调好时差,也不流鼻涕咳嗽了。紧接着就送去了学校。
先在学校参观,熟悉环境和老师,第二天正式上学。儿子不以为然的说,不如我的(国内他上的那家)幼儿园好。英国5岁上一年级,因此其实是上了小学。儿子说惯了幼儿园,也不觉得有什么本质区别。午饭会在学校吃,可以自己带饭,或者吃学校的午餐,问了一下,一二年级的午餐免费。这个一个有特殊教育的小学,有聋哑儿童班级,学校会教法语和手语。我倒是没有希望孩子能学那么多,有学上就好。这次也没有申请outstanding学校,就近就好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了学校,在填各种paper的时候,儿子在接待室大屏幕上,进一步了解了他的学校。小小的眼睛定定地看着,说:妈妈我觉得这里很酷。老师来接儿子,他很兴奋地跟着进去了,冲我们摆摆手,又蹦又跳地消失在走廊尽头了。
我们这一天惴惴不安,想着儿子只会说几个简单的英语单词,而且内向的他突然变成那个插班生,不知道感受如何。我们提前做了双语卡片,上厕所喝水呀这些,有需要就举不同的牌子。下午早早候在外面接。老师一眼看到我们,就让儿子第一个出来。儿子还是蹦蹦跳跳高兴地说:很开心,每个小朋友都跟我玩。这下就放心了。回家儿子主动说,在学校哭了。啊为什么呀,原来接他的那个老师出去了,另一个老师带着他们。有老师在哭什么呀,儿子说那不是我的班级老师呀(才刚见面,就有归属感也是神奇的)。那后来怎么不哭了,儿子说一看到班级老师推门进来就不哭了。这熊孩子。
接下来一周都很好送,跟他说老师还在等着你呢,儿子就慌忙穿好鞋下楼去。这边家里没有电视也没什么书,放学后,儿子跟爸爸妈妈玩游戏。一天玩嗨了,到点睡觉,躺床上说:妈妈太开心了睡不着。一会突然说,妈妈我想JN(国内生活的城市)。我不太相信,爸妈都在身边,还想家?我说,有爸爸妈妈的地方就是家。儿子更正说:不是,妈妈,你又没买这个房子。(之前儿子问,沙发衣橱问什么小,我解释说这是租来的房子,不是真正的家,不要为它花很多钱。)这下好了,自己挖坑自己填。
第二天一醒来,儿子说:妈妈我想JN,我不要上学。问为什么,儿子说JN有很多玩具,有广场有麦当劳。我说妈妈可以再买一些玩具,快去上学。儿子悻悻地出门了。放学又说:妈妈我想JN,我要回去。妈妈给你买玩具,薯条,冰激凌。儿子说:这里小朋友不跟他玩。我觉得,儿子语言不大通,刚开始肯定是困难的。我解释说,他刚上幼儿园时也没有好朋友,因为他是从县城来到城市的,换了环境,慢慢就有好朋友了。而且我还解释,西方人强调独立性,在学校你没看到两个好朋友牵着手,干什么都一起吧,但在中国这是常见的。儿子似懂非懂点点头。
又过一天,照样睡觉前和起床后儿子又说要回JN,还说什么真的很想爱你们(指爸爸妈妈)。忙着拉着儿子去学校的我,一时烦恼说好好,你回去,周末妈妈送你去机场。儿子说,要经过三个机场呢。额,来的时候,转机他们错过了飞机,因此周折了些。儿子担心自己不能回去(这也太正经的担心了把)。我为快要迟到着急,忘记了孩子最会得寸进尺。儿子说:妈妈那你一会跟老师说。说啥?儿子说:就是我要回JN了啊。我说你快点走,快点走,放了学就来接你去机场。儿子果然快快走,到门口,儿子不肯进去了,说:妈妈不然跟老师说了我们就走把。我...突然感觉真的要跟孩子认真说话,不能敷衍。这下又给自己挖了大坑。儿子扯着我的围巾,恳求我,我无力地说放学妈妈就来接你,快点进去。孩子觉得希望就在眼前了,那是多么认真的热盼,他不肯轻易松手。最后老师一把抱进去,儿子在门里面哇哇大哭。
我有些自责,但无论如何,孩子送去了,换点时间跟老公商量下这事。结果,被琐事占据并没有讨论此事。放学时,门口出现儿子很开心的脸,还没到跟前,儿子大喊:回JN回JN咯。回家,我很严肃地跟孩子说,JN回不去了,学必须上。我跟老公说,他到底是想那个地方,还是想那里的生活。儿子悠悠地插话进来说:想那里的生活。(你个小屁孩,知道什么是生活?)想想也是,幼儿园有好朋友,美术馆/跆拳道馆儿子去了跟自己家一样。孩子不去上学,是顺应本性的,我并不能要求他理解家长的处境,上学的价值。况且孩子的抵触,是因为内心温暖善良地存放了一处地方人物,我无法驳斥。
第二天,周五,我努力送他去,想着周末疏解一下此事。但是儿子决定不去上学了,哄也不行,恐吓也不行。他宁可自己回去,爸爸妈妈再生个小宝宝(以前每次问,都是不要小弟弟小妹妹,只有他一个宝贝就行了)。我感到彻底地无奈,只好惩罚他(无能,解决不了问题,只好用惩罚的方式)。我解释说不上学,以后就讨饭,就是没有没有吃的,没有钱,没人理,哪都去不了。为了对应这个后果,关小房间,不许交谈,没收所有玩具,只准喝水上厕所,不准吃任何东西。儿子爽快交出小汽车,自己关上门。中间我去看他,他抱住我,轻轻亲,不说话。我感觉儿子是那种温柔有力量的人格。儿子还收了床单,给另一个房间的爸爸送去,被我喝止,不能出房间。中午,他出来凑耳边轻轻说,饿。我让他回房间,没吃的,儿子叹了口气,回去在地上用瑜伽里面那个婴儿姿势趴着。
我做饭吃饭,爸爸一唱一和,高声说真好吃呀,巴拉巴拉,儿子没有出来。洗完碗,我又去看,儿子脸色不太好,小声嗯嗯的,给他喝了水。给儿子打印了在JN和小朋友的照片,儿子很快又愉悦了,彷佛忘了饿肚子这回事。下午我要上课,老公也正好要看看我的学校,不能把儿子自己放家里,只好拎着他出来了。暂时解除了不出房间和不能交谈的戒律,儿子超级高兴,在路上蹦得老高。我放了学,天早黑了,带上儿子回家,坐公交车,我问儿子,不上学就是这样的,你怎么选。儿子说不上啊,能吃饭了吗。我甩不能,就不理他了。下了公交车,快要进门时,我问儿子你再选一次。儿子说好吧我上学。
儿子愉悦地回归了客厅,在沙发上蹦来蹦去,立马得寸进尺要求玩PAD。当然可以。晚餐,儿子开心地吃了饭。饭后吃了甜点。我跟老公说,这孩子内心温厚有爱,是像谁呀?(想起怎么惩罚儿子,觉得我可不是这样的)儿子又插话进来:像姥姥。哈哈哈。
今天特意跟儿子说,周一你去上学是不是。儿子不纠结说:妈妈明天是星期七,周一我就上(你急什么)。儿子睡前又说,妈妈我想JN,其实是爸爸带着我不用上学。(九月份以后,他们在等签证,儿子就没有送幼儿园,在家里玩了很久。怎么突然觉得儿子套路深呢?)对儿子,我是略愧疚的,出差的工作性质,只能周末陪他,越来越无法忍受这种奔波撕扯的生活。但是对儿子,不一样,他早就习惯了,那才是他习以为常的生活。平时有姥姥,周末有爸妈,啥不都缺。前几天,儿子说:妈妈现在你是我的好朋友了。什么,难道以前不是。儿子说:我内心的信封很短,需要很长时间一起玩才能成为好朋友。(我无法相信这是一个5岁小孩子的话呀。)什么是信封呀,儿子说:就是快递呀,打开的那种。(孩子你真的只有5岁吗)。所幸终于,我通过了儿子的好友验证。
早上一醒来,儿子揉着妈妈的手臂,我逗他说:你心里的信封很长呀。儿子说:很短,比如说,JN照片。这句式用的很好,这句意表达的也很好。
这小子现在睡着了。且看周一表现吧,是骗吃骗喝呢,还是真心妥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