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我与现实的内心梳理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的中学时代都曾幻想过在十七岁那年死去。就像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我这样令自己疲于应对的细腻、敏感与忧愁。这股不知从何而起的情绪,显然已经脱离可以被定义为“中二”的阶段,而逐渐成为一种负累。并且我目前看不到它有任何即将消散的征兆。我甚至不知道这究竟算是早熟还是晚熟——到底是我过早地觉察了人生的真相,还是我迟迟没有完成该有的成长?
在现实世界里,并没有人会因为你的悲伤、脆弱又故作洒脱的样子喜欢你,友情和爱情都是。就算你努力不为别人带来麻烦,就算你处处维护他人所想,大家也更倾向于心安理得地接受这种照顾。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太多问题了,而所有的人际交往,所有对“合群”的追求,都建立在自我牺牲的基础上。越是亲密的关系,就越是更加如此。你不能指望别人体谅你的“矫情”。你只能不断地付出,付出,付出。然后如果你足够幸运的话,或许有一天,有一个人,会愿意为你付出一点点。
我总觉得,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在各方面对“自我”的消解要远远超出预期。如果再说得残酷一点,“融入社会”这件事,其实是“擅于独自生存”的强大的人对“需要被照顾”的人的妥协,然后完成一点点资源置换以节省精力和成本。“社会”这个概念早在你我之前的几百万年就已经形成了,它在不断的进化中完善着自己的体系。当它发展到现在,我们被迫诞生其中的时候,为了获取如今生存所需的任何东西,我们就都不得不放弃自己天然的本性,继而学习和适应它的规则。
对于我这种孤僻而“轴”的人,这些大大小小,且许许多多都是说不出缘由的“规则”,无疑为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从小就是。从家庭中获得讥讽与打骂,从校园中获得嘲笑与打压,从工作中获得各种影响或大或小的背后操作,等等。但到最后,尤其可笑的是,我的痛苦更多地来源于我对自己“无法妥协”。我不怪别人。无法“融入社会”,是我的错。别人的言语和行为,或许是我应得的——但到底还是改变不了我。我没办法心甘情愿地去做我明知道“应该”去做、明知道会对我“好”的事情。我会特别难受,难受到宁可被打被骂、宁可失去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不愿意妥协。这种个性真的令我苦恼。
时常在各处看到有人自我标榜很“酷”,我心里都是在苦笑的。我就是不论走到哪里都会被说“酷”的人,而为此付出过代价的我,绝对不会是以此为荣耀的人。因为这背后的一切都真的很痛苦,是一种没办法“不做自己”的痛苦。更糟糕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只会越来越不快乐,还混杂着更多的身不由己、挫败与自责,外加对“命运”的嗟叹。只有在感受过造化弄人以及彻彻底底的无能为力之后,才明白“妥协”并不是懦弱——但也还是很难很难说服自己去妥协。
其实在“自我”与“现实”之间的摩擦中,我着实是痛苦过很久的。相信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就会知道,一个人的个性早在他自己察觉之前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内心的矛盾大概要持续到高中时期,听过当时的老师的一番话之后,才开始消解。虽然个性没有得到改变,但处世的态度却大大不同了,并且真正开始形成自己的逻辑,痛苦也由此而减少很多很多。我只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在那又许多年后,我发现其实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可以说几乎没有人能够完全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吧。作为一个个体,你永远没办法保证世界上的事情完全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发生。只有越少地与社会连结,才能越多地不受周遭干扰。可当你需要赚钱,或当你不小心爱上另一个人,你会发现之前被自己纵容助长的内心,以及因此而错过的各种提升,会让你陷入更大的困难。
有时候我觉得人生很短暂,尤其是步入社会之后,身边接触到的不再是同龄的“年轻人”。我看到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讨论的各类话题,面对的各种困扰,以及同龄人走入不同的生活状态等等。甚至连我自己在每年的常规体检时,都会查到一些小小的问题。什么眼角的细纹、什么精力的衰退——这些可见可感的东西真的已经是很后面的事情了。这台机器内部无法察觉的地方,早就已经悄悄开始老化了。反观自己,却依然一事无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属于我这个年龄该有的焦虑和不安。
我努力想要找到出路,即便早早已经接受自己是个平凡人的设定,但也还是想要试着找找出路。
又可能每个人最后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同一个人。可能我们原本就都是尘埃。
但,也还是想要试着找找出路。可能这又是另一种“轴”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