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 bin Musik
现在是2018年11月19日星期一,北京时间9时14分。
早上看《甲贺忍法帖》第七集。
之前我说地虫的技能不是很实用,看到第七集,我觉得阳炎的技能更不实用。
此外,我很困惑,阳炎这种技能平时怎么练?你怎么知道自己已经修炼成功了?
话说回来,胡夷的技能其实也有问题,它需要大面积肌肤接触,可是战斗途中脱人衣服实在不怎么方便啊。
阳炎和胡夷,这两个人的能力,简直像是为福利而设计的。
在这部作品里,好像所有人都只练一项技能,而且这项技能往往只在对方未知的时候比较有效,一旦让对方知道了,这项技能就没太大杀伤力了。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可以准备一些炮灰——先找一个人打头阵,试探对方的忍术到底是什么,然后伺机干掉对方。
成功的要点在于,在知道对方的能力前,绝不暴露自己的能力。
简单记几集《The Practice》。
第一季第六集,除了之前说的那个血亲复仇事件,还有一起14岁少女怀孕结婚的案子,那案子也很有意思。
第二季第一集,委托人骗律师,律师爱委托人,故事最后律师不知还能不能信委托人,恋情告吹。
第二季第二集,这一集真是匪夷所思,有两个案子,一个案子是搞笑中带点悲惨,就是那个性工作者的案子,另一个案子让人叹为观止,犯人把自己的律师、对面的检方都玩得团团转。
第二个案子简直邪门,之前没见过这种骚操作。
不过,第二个案子里的犯人是John Larroquette扮演的,他在《波士顿法律》中扮演Carl Sack。
这两部作品的世界是连着的,所以我们只好理解为这两个人长得很像……
周末终于看了那部《Aelita: Queen of Mars》,1924年的苏联黑白电影,有英文字幕。
片中的火星女王其实是主角Los幻想出来的,这电影是双线,一条线是Los现实中的遭遇,另一条线是他想象中的火星故事。
在火星故事里,有一段神奇的革命戏,Los等人登陆火星,和女王一起领导当地奴隶闹革命,但革命成功后,女王想做独裁者,于是Los弄死了他。
这一段,有浓浓的苏联风,中间还出现了镰刀铁锤。
周末还看了德语音乐剧《莫扎特》,之前听过一两首其中的歌,很好奇,于是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说几点吧,一个是莫扎特姐姐的唱段,那词有点怪,不像姐姐想弟弟,更像妻子想丈夫,不知是文化的问题、翻译的问题,还是我思想的问题。
那段词大意是留在萨尔茨堡的姐姐问外走维也纳的弟弟——你为什么抛弃了我?我原以为你是王子,我是公主,我们会一直走下。小时候我们一起表演,我曾希望那就是永恒,但现在你抛弃了我、抛弃了父亲。
一个是主教的唱段,那一段真精彩。
曲就不说了,那东西不适合用文字表达,那词也很好,当然,也可能是我迷恋这个主题。
主教看莫扎特很不顺眼,因为这人不讲礼貌、不守规矩,但主教看到莫扎特的作品,他知道这是一个天才。
主教问上帝,为什么偏偏是他,获得了您的垂青?
主教深知天才的重要性,所以当列奥波德(莫扎特的父亲)说他的外孙也是天才、他能再培育一个的时候,他说,是的,任何人都能学习,猴子也能学习,但莫扎特就是莫扎特。
话说回来,莫扎特其实是姓,列奥波德也是莫扎特,只是我们称莫扎特,一般就是那个Wolfgang Amadeus Mozart。
这部作品有点宿命论的意思。
剧中莫扎特身边总有一个小孩,那小孩不是真实的小孩,是一个象征。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是小孩写出来的,墨水则是莫扎特的血。
故事最后,莫扎特对小孩说我已经没有血给你了,往我的心脏扎,也许那还有一点。
用文学的话概括就是,莫扎特是被命运选中的,莫扎特是在拿生命创作。
最后大家合唱,你要如何逃离自己的影子,你要如何反抗自己的命运,但听到最后,我听到的是我们永远不能。
我怀疑我听错了,因为这是几个声部一起的,好像有人在唱我们不能逃离影子、我们要直面命运。
但我觉得说不能逃离、要在命运里待着,也没什么不可以,这取决于你怎么看待命运。
有的人把故事里的外界阻挠看成命,莫扎特好像在抗争。但要我说,故事里的莫扎特就是在自己的命运里待着。
他的音乐天才是命,他的生活低能也是命,他并没有超越自己的命运。
他曾问大家,为什么不能喜欢真实的自己,所谓真实,就是不想改呗,这不是作品里最认命的一个人吗?
标题来自这部音乐剧,那个Musik就是德语的music,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就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