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格勒往事
在游客的眼中,圣彼得堡是一座多姿多彩的城市,既有帝都的高贵堂皇,又有水城的清雅妩媚。然而人们只流连于眼前的景色,却淡忘了那一段曾发生在这里的惨绝人寰的往事。流年似水,如今时光已经磨平了一切,半个多世纪以前的痕迹,已经荡然无存。
十月革命以后,苏联新政权将首都迁到莫斯科,圣彼得堡改名为列宁格勒,结束了它两百多年做帝都的历史。二战期间,德军入侵苏联,围困列宁格勒872天。列宁格勒包围战是现代历史上围城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死亡人数最多的包围战。等到苏军攻破包围圈时,城中只剩下五十几万人。
列宁格勒一面是拉多加河,三面是陆地。德军将其团团围住,前沿阵地距城只有14公里。德军对列宁格勒进行了疯狂地轰炸,首先炸毁了给养仓库,烧掉了全城军民半年的口粮。由于得不到外界补充给养,大多数人是饿死冻死的,工作人员每昼夜供应250克面包,面粉占30%,非工作人员定量减半。据说在围城期间死掉了150万人。
在战争初期,希特勒原准备一举拿下列宁格勒,不料久攻不下,于是改变了初衷,将攻城改做围城,主力部队被调往其他战区,围城部队对列宁格勒只是封锁和轰炸。希特勒命令,将城中人全部困死、饿死,把列宁格勒夷为平地,恢复成原来的沼泽。
据军事评论家分析,在二战中希特勒曾有过许多次军事部署,让人摸不到头脑。譬如他开辟了东西两个战场,如果他不向西边的英国开战,只攻击东边的苏联,他很有可能拿下苏联,而且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一定会坐视不管,社会主义国家是他们的心头之患,德国灭掉苏联,正中了丘吉尔等人的下怀。还有他命令德军在敦刻尔克停下了追击的脚步,如果趁机渡过英吉利海峡,英军无力与德军抗衡,也许英国就落入了希特勒之手。列宁格勒包围战也让人看不清楚,因为围城的战略意义并不大。
在冷兵器时代,有着不少围城的战例,一旦攻城不下,要么撤军,要么就只有围城。时间最长的是元军围困钓鱼城,宋军坚守36年而保城池不失,蒙古大汗蒙哥还死在了钓鱼城下。襄阳军民守城6年,力拒蒙军铁骑。在现代战争中,很少有长时间围城的例子,像列宁格勒被围城872天,绝无仅有。专家说,列宁格勒包围战的军事目的性不强,有可能是出于其他的目的。希特勒考虑到,如果攻下列宁格勒,城中有百万居民,一旦将列宁格勒夷为平地,如何处置这些居民是个问题,还会消耗掉大批的粮食。不如围而不攻,将他们活活饿死,绝了后顾之忧。
有人将围城称作军事恐怖主义,围而不攻,从心理和生理上摧垮对手,这是一种比战场厮杀更加残酷的冷暴力。
列宁格勒被围困872天后,援军才突破包围圈,也有些匪夷所思。假如希特勒在守军饥寒交迫,战斗力大减之时,发力攻城,列宁格勒势必失守,就没有872天后解围的机会了。为什么苏联的援军迟迟不来呢?有人说,列宁格勒是苏联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聚集地,斯大林看不上他们,故而敌视列宁格勒,所以他故意拖延解围的时间,以便利用围城饿死更多的知识分子。借敌人之手除掉异己,借刀杀人之术,古来有之。人们怀疑斯大林有意为之,也不是空穴来风,在20世纪40年代,斯大林为了报复乌克兰,在乌克兰制造了大饥荒,饿死了700万人,乌克兰人口减少了五分之一。也就是说,这事斯大林干得出来。也有可能是阴谋论,有人故意抹黑斯大林,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在德军包围列宁格勒的前一个月,城中博物馆中的藏品已经转移到了乌拉尔,说明列宁格勒人早有准备,但是为什么不提前将城中的大批老百姓转移到后方?为了防止德军的炮火毁坏城中的文物,列宁格勒人将彼得大帝的青铜骑士像藏在沙堆包里,把教堂的金顶涂上了沥青,海军部大楼尖顶上金色的风向标被套上了套子。这说明列宁格勒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然而德军一下子就把城中的给养仓库炸毁了,半年的口粮化为灰烬。青铜骑士像和教堂保护下来了,可是没有把口粮给养保护好,这又是为什么?也许这将是一些永远无解的谜。
圣彼得堡的云彩与别处不同,又厚又重,覆盖在城市上空,而且经常会无端地落雨。我觉得天地之间有灵气,这云彩也许就是在围城中死去的150万冤魂,在向过往的人们,倾诉列宁格勒的往事。
松下乱弹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从伏羲庙到黄帝陵 (3人喜欢)
- 白塔寺也叫百塔寺 (2人喜欢)
- 谁才是天下第一号石窟? (5人喜欢)
- 马蹄寺过去的故事 (4人喜欢)
- 西夏遗珠大佛寺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