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经营突破-工业时代的先知
吴晓波公众号今天早晨发布了一篇对本田中国区总裁的采访。其中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未来是融合的,中国的逻辑是破旧立新、拆掉再建,日本考虑更多的则是怎样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深有同感。这几天重读工业时代的管理经典,一百多年的作品,谈论的似乎都是今天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迫不及待地弃之如敝履,却也丧失了提升管理智慧和底蕴的机会。
之前与朋友喝酒交流时,提了个想法:可以重新写管理历史。传统的管理历史著作,针对的对象很模糊,作者可能更注重对历史人物的研究成果的综述,但忽视了与现实问题的连接。如果读者是研究人员,这样的写法帮助很有限(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人大出版的《管理思想史》);如果读者是实践家,这样的写法帮助就有有限了。
在大部头的著作当中,管理大师们似乎都高居庙堂之上,离现实很远。其实不然。几乎所有的优秀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完成的,都是针对特定的问题。即使像《经理人员的职能》这样的作品,也同样如此,尽管开篇确实比较晦涩。
阅读历史,是理解现实的最佳途径。
去年阅读《人生难得是心安:另类西方哲学简史》,让我印象深刻。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选择了一条清晰的主线——也是很抓人心的主题:人如何安身立命——按照时间轴,挑选了与主线最相关的哲学家和哲学思想进行介绍,深入浅出。最重要的是,关切了读者的阅读需求。
是否可能按照这样的方式,写一本管理简史呢?
完全可以。比如,可以按照“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这样朴素而又重要的主题,来重新发现管理历史。另外,沿着工业时代、知识时代、创意时代的时间轴,可以看到清晰的演变。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够按照三部曲的写法,梳理和介绍每个时代核心的管理思想。
最近在着手第一阶段,工业时代。这个时代涌现了很多优秀的管理思想家,群星璀璨。从“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主题入手,打算选五位进行介绍。在阅读相关著作的时候,脑海里忍不住浮现出两个画面:一个是如何能面对面采访他们,他们会如何回答;另外一个是如果主持一个圆桌会议,他们会如何交锋。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当中,几乎很多篇幅都是“针锋相对”,其中有对科学管理的不足的分析,也有对人际关系热的冷思考,并且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比如,重要的不是员工满意度,而是责任心。如果真能把他跟泰勒、梅奥凑在一起,该是多么有趣。
这五位思想家分别是泰勒、梅奥、阿吉里斯、德鲁克、戴明。之所以这样选择,主要是几个原因:
1.他们的观点都具有深刻的洞察力。与今天肤浅的abc式方案完全不同。
2.他们的观点相互补充。在大部分管理学的著作当中,都会把梅奥和泰勒对立起来。绝大部分的对立都是不存在的,它们更多是进阶或补充的关系。这五位思想家的核心观点组合起来,形成了一副完整的画面。
3.他们也都谈到了在自己的观点之下,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的培养等问题。通过聚焦在一个主题上的对比,我们会获得深刻的知识。
这个交代有点长,下面简单说一下他们的核心思想。
1.泰勒。
泰勒解决了一个大问题,石破天惊。当时的现实是,劳资关系紧张,双方对立严重。泰勒锚定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问题:有没有可能,让工人收入大幅增加,同时资本方的收益也大幅提升?
完全可以。这其中有两个障碍。第一,教会工人,以更科学的方法工作。第二,现存的工资制度,严重压制了优秀工人的发挥。
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当时流行的是计时工资制。在这样的制度下,有可能做的更多的工人,没有任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泰勒提出了基于合理工作量设定的计件工资制,而且提出,对于效率高的工人,每件产品的工资回报不降,反增。
这个做法看似简单,但背后的理念——激发最优秀员工的积极性,延续到了今天。无论是谷歌的幂次定律,还是华为的“找到火车头,给火车头加满油“,跟泰勒都是一致的。
所以,泰勒所有的研究,都是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让工人更有效率,更有积极性,工资更高。
2.梅奥。
泰勒之后,大家都关注工作条件对工人的影响。涌现出各种研究,当然也产生了很多烂摊子。比如在西屋电气的研究发现,无论照明的光线是变亮还是变暗,工人的产量都在增加!这个现象让研究团队濒于崩溃,后来他们邀请泰勒来接手这个烂摊子。
有哪些因素会促进员工产量的增加?
这是梅奥及研究人员关心的核心问题。经过大量的对比实验,他们发现最重要的是一些“心理因素”,而不是盲目地加大收入刺激。比如工人有相互交流的机会,研究人员在调整工作条件的时候征求他们的意见,这些都是在原来的工作环境中不具备的。
另外在访谈中,梅奥有个惊人的发现,工人对“事”的反映比较客观,对“人”的反映就非常主观。比如有人说讨厌自己的的主管,随着访谈的深入,这个人自己发现之所以讨厌主管,是因为他长的有点像自己的继父。
这些问题困扰着工人,影响他们的工作表现。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由主管提出指导意见。恰恰相反,对主管最大的要求是,认真倾听。
当然梅奥并没有止步于此,他结合涂尔干的研究,认为员工的心理问题,大都是因为社会“失范”所导致。从农场到工厂,社会的巨变导致工人原有的生活秩序被打破。梅奥呼吁,如何让工厂的工作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