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东京
从日本回来休整了一周,现在坐在电脑前的我,仍能感受到东京的秋阳和丝雨洒在身上那细腻的触觉,像是瑛太的拥抱、树里的微笑:)。


其实对于日本,我们早已不再陌生,伴随着整个青春期的日本文学、日影、日剧,那些信手拈来的名字和作品描绘的一切,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才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日本,她的魅力,值得我永恒去探索:
人与城市
东京这座城市,有其自成一体的生活美学。人与城市相处之道,感觉最明显的是,对于城市文化、城市自然的保护与共生: 新宿御苑里对着我吐泡泡转圈圈的黑色大鱼、树林里与乌鸦嬉戏玩耍的小朋友、公园街道上停在行人脚边悠闲散步的鸽子.....无处不是自然的和谐,与忙碌的东京日常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其中,上野公园里的奇遇又是另一番迷人的景象:
上野公园在我看来,是一座东京的巨大艺术馆与自然的集成地:上野动物园、东京都美术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国立西洋美术馆等等.....本来我是想去看蒙克在东京的首展,意想不到的是却遇见“青森县人的祭典”,我被一阵抑扬顿挫的日本歌声吸引,走入人群中,本国人外国游客都不自觉的跟着演唱的日本老人摇头晃脑,沉浸在纯粹的歌声带来的快乐中。


接下来的演出,更出乎我的意料,一位年轻人领着四位老年艺人上了台,他们开始用三弦琴演奏起传统的日本音乐,很难形容,当时那种演出给我带来的震撼,我只记得我呆呆的站在原地,脑子里涌现的是无垠的海面;是浩瀚的夜空中,不断乍现的夏日烟火,甚至有点不好意思的告诉你,当时我被那位年轻人在演出中间的独奏,触动到热泪盈眶,他的表现,是对于本国传统文化深深的骄傲与自豪,用他精湛的技艺与投入的情绪,演绎了什么是文化的传承。(可惜的是,我忘记录音频哈哈,没法让你此时也能听一听)。
人与媒介
东京是一个传统媒体还未消失的世界,地铁里、公园旁、拉面店,都能碰到正在阅读纸书的人们。他们或是刚刚下班疲惫的年轻上班族,或是打扮精致又简雅的60+女性,安静的氛围中,听不到一丝的杂音,偶尔传来的是车厢里的小电视播放着,中山美穗甜美的化妆品广告....


在傍晚的秋叶原,林立的大楼上,闪烁着你喜爱的各种动漫形象,耳边传来的是二次元世界里熟悉的声音,悬挂的条幅,甚至写着:“保持知的好奇心”这样热血的语言。(日文不好,字面推测大致的意思)。秋叶原街道本身,成为了一个让人无限惊叹的媒介,传递着动漫世界的科幻与大无畏力量。


人与人
写到这里,我想必须要说一说东京那些可爱的人们。东京地铁之复杂,应该可以算是全世界第一了吧。好友和我说,不同时间段的同一辆车,目的地都是不一样的。就算我再怎样谨慎,也免不了迷失在复杂的地铁线路里,这个时候,我碰到的东京人,总是让我深受感动。
记得从新宿返回浅草的路上,换乘时遇见的美丽小姐姐,看着我手机上APP显示的路线,她不断的用日语和我比划着,甚至表示要和我坐同一辆车,将我送到目的地;
记得换乘筑波特快时,碰到的帅气小哥,他也不知道我要去的地铁线路到底在哪里,他拿着我的手机,跟我说,你跟我走吧,我带你一起去找,我们在地铁里无言的转了大概6、7分钟,终于找到了,上车时我对他鞠躬致谢,他十分惶恐的回礼,和我说再见,祝我玩的开心;

记得在新宿御苑附近,一位不懂英语的大叔,带着我穿过公园,直到我看见御苑大门才离开;
记得在秋叶原找bic camera门店时,一家动漫店路边招揽客人的小女生,为我指路,她看了半天我的谷歌地图,然后和我道歉说其实她也不能确定到底在哪,并跟我说,对面711便利店或许也可以买到我需要的东西.....
记得在银座附近的自助拉面馆,上来和我主动攀谈的东京白领,交流中得知我并不是日本女生,也不会日语,她告诉我自助机要怎么玩.....
太多太多,这些礼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信任,已经融入东京朴素的人们生活的日常,成为像空气和水一样的存在,滋润着我旅程的每一天。
当我返回上海,灰暗与晴朗的城市上空对比,也提醒着我,你回家了。当然,我的内心感受到了不一样,这种神奇的充实,就像美很多时候,无法用语言去精准表达,却舒展了你整个身心。我想,旅行的意义,莫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