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影史十佳
喜爱的电影定不止十部,且喜欢不同于优秀,优秀也不同于喜欢。也都是于个人而言,有不同的意见各位尽管提出讨论即可。排榜单是件趣事,在优秀与喜爱两者中权衡后,大概列出十部。
截止2018.11.20。
10.《疯狂的赛车》
照理来说,这种口碑良好的院线小成本喜剧电影,如果说自己喜欢,会被众多人嗤之以鼻,称为没品位。但喜欢就是喜欢,喜欢也需要承认,哪用在乎他人的某些言语。
国内某些影评人称宁浩为“中国的盖·里奇”,本人是不太持相同意见的。的确“疯狂”系列中存在些许盖里奇的影子。然若是把网状结构和黑色幽默的片子都称为模仿盖里奇,未免有些过分了。
宁浩将中国的本土元素完美融入片中,黑色幽默和网状结构以及边缘人物加上贴地飞行只是导演意图的一种体现方式。导演只是运用不同手段来诉说自己希望告知观众的,此点从宁浩第一部作者电影《香火》便可看出。
宁浩更希望展现给观众社会的荒谬,人性的丑陋,命运的捉弄。我们看电影的时候会笑,但这是一种什么笑?是嘲笑。在我们尽情嘲笑影片中的初出茅庐的杀手,嘲笑卖假药的李法拉,嘲笑台湾毒贩,嘲笑给夜巴黎送海鲜的耿浩时,是否想过其实嘲笑的是自己?
就像我们嘲笑孙笑川一样,其实人人都是孙笑川。

关于这部影片,我不太愿分析其某些专业性,只愿意告诉大家,作为观众,我在想什么。
9.《鬼子来了》
说来惭愧,此片是我的启蒙电影,也是观看这部片子后,我才意识到世界的多元以及个体的差异。在如今政治环境下,能够诞生出姜文这种导演,也实属不易。即使姜文在后来的影片中将自己的讽刺批判埋到了影片的最深处,但有心人也还是能够挖掘出姜文隐藏起来的的辛辣讽刺。总体来说,这是一部能够引发思考的片子。
马大三头掉了后的世界便有了色彩,其中寓意因人而异,姜文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答案不在于他,在于我们自身的思考。
姜文的影片向来极具风格,我只管拍我的,看不看得懂是你的事,我就站着把钱挣了。风格独特的镜头运动与其精彩的交响乐构造了这部充满里程碑意义的片子。
这部电影去掉了包装,不仅是颜色的包装,也有某些人一直在营造的包装。在古代,骂皇帝或是拿皇帝开玩笑都是弥天大罪。虽然现在没了皇帝,可有些本属于我们的东西,却成了皇帝们的。而我们不仅不敢骂,甚至也不敢评论,孙先生当年叫人不要下跪,而再看看现在,肉体上不跪,精神上却必须跪。这是孙先生想要的吗?可能是相悖的。
诚然批判是进步的起点,我也不会忘记,我就是这群懦弱、无知、愚蠢、无可救药的中国人的一员。
8.《春光乍泄》

提到王家卫,不得不提他的文体。
我叫王家卫,如果说人生有四季,四十岁前,我的人生都是春天。四十岁后,创作遇到困难,不得不借助旁人的力量来合力创作,但依旧能保持一贯的水准。五十八岁那年,我遇到一个人,他毁我之前的成就于不顾。2016年12月23日,这个叫张嘉佳的男人,拍出了一部扑街的电影。
当然这段话不是王家卫说的,大家笑一笑就好。
回归正题,作为王家卫的喜爱者,以及张国荣的思念者,加上梁朝伟的敬佩者。《春光乍泄》自然是少不了的。
王家卫自己说过,他并不是在建造,而是在破坏。当然他的破坏不是胡乱推倒影史先人所铸造的墙再加上自己后现代主义的风格,而是一种美学价值的体现,自然也少不了杜可风的摄影创作。
为人称道的顶光舞蹈以及那句“不如我们重新来过”已成为影史上鲜明的一笔。王家卫的电影一直在讲一个事情,就是错过。只是《春光乍泄》里的错过更得我心。

王家卫的探索受刘以鬯、川端康成、太宰治、村上春树、马尔克斯、普伊格等人的影响极深,可以说是共同构造了王家卫的美学世界。
跳接字幕,手摇摄影机、快速镜头移动,抽帧,广角畸变,浓重的色彩与灯光等美学上的倾向,已成为了王家卫电影的标识。错过,时间,无奈,共同构成了王家卫——那哭不出的浪漫。
这里有个小小的愿望,让王家卫执导一部村上春树的作品。
7.《热血高校》
三池崇史的暴力美学向来令人赞许不已,乍看这两部片子似乎是有些幼稚,一群不学无术的不良少年不好好学习,整日便是打架斗殴。 只是在我看来,导演只是在讲述那些无处发泄的青春和青春后注定的失败。
“不好吗,作为乌鸦,比起被关在笼子里连自己还能飞都忘记的可怜鸟儿们,要好太多,太多了,我啊,作为乌鸦就够了。”
同片中所述,“我们这群人不爱读书,什么也不会,来到这里,只是不甘寂寞,不想让别人怎么评论我,命令我干什么或者该干什么,只是想要自由,想要朋友 找到想干的事儿,找到梦想。”其实最后大家都是带走了毕业证书,留下了怀念,奔着世俗去了。
乌鸦的觉悟,拳拳到肉,虎虎生风,酣畅淋漓。
本人的网易云,播放次数最多的便是该片的主题曲《I Wanna Change》。
这两部影片争论也比较大,在此只略表两句喜爱之意即可。
6.《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
一部商业与艺术皆出类拔萃的影片,或许喜欢炒冷饭的刘镇伟也没想到,自己当时口碑一般的无厘头电影会在十年后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以及如此深远的影响。
片子中对王家卫的戏仿台词到现在已成为经典金句,“他好像条狗啊”也终究引发了第二遍第三遍甚至更多遍观看的观众的思考与共鸣。

刹那间沧海桑田,苦海中泛起爱恨,却难逃此世间命运,不复昔日少年。影片被奉为无厘头经典电影之中的经典,既有幽默灵感,又包括周星驰、朱茵、莫文蔚等人的真实情感心路。朱茵扮演紫霞在银幕上将痴情女孩的浪漫情怀,演得发自肺腑,却让人心酸。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这句话曾被多少姑娘奉为爱情真理,但前一部分实现后一部分却只化为梦境,令人扼腕叹息。
至尊宝那个落寞的背影以及紫霞饱含深情的泪光永远定格在了观众的心中。
5.《2001太空漫游》
1968年,五十年前,即使将这部影片放到现在,也毫不过时。被称为史上最深刻最富哲学涵义无人能懂的科幻电影。也是大多人心中的科幻片第一。
著名的黑场五分钟,以及《蓝色多瑙河》加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对尼采理论的不断阐述或是反驳,黑石与人类进化,人工智能相关的思考,沉默铸造的武器,十五分钟的意识流镜头,冷漠的布景,浓重的喘息,超现实主义中洛可可风格下的慢慢衰老,任何一个都可拿出来细细探究。本人只是粗浅理解,相比下众多学者的分析阐释明显更加清晰明了深入,本人便不再在此班门弄斧。

此片应是人类对自身的思考, 对命运的沉思,以及对工具的认识。究竟谁才是工具?谁主导了命运?我们是在进化吗?
或许那个遥望星球的婴儿知道答案。

4.《两杆大烟枪》
盖里奇与黑色幽默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情节结构巧妙精细,窃以为好于偷拐抢骗,滑动变焦与噪点以及方言和“Fuck”令人影响深刻,英式摇滚只能用棒来形容。
暗色与“黑色”对应,音乐与节奏配合巧妙,快切镜头与剧情推进相辅相成,角色设计与幽默化互存意义。
有人也说过与“存在主义”对应的电影便是《两杆大烟枪》、《偷拐抢骗》、《疯狂的石头》此类:无法沟通的个体,荒诞戏谑的世界,命运的多舛。整体虽然引人发笑,然其核心主题仍是消极的。
其实也不用多说,笑就完了。先是喜剧吸引我,后又是黑色才让我思考背后的意义。 3.《卑劣的街头》
这个角色赵寅成再适合不过。整部影片也紧紧围绕着“卑劣”二字。
自然街头三部曲拍的便是街头,那街头的残酷与卑劣便浮现出了。影片一半过后主角便功成名就,金钱地位爱情友情皆涌向他身旁。这样还叫卑劣吗?不叫了。片子便又转向了悲剧——下一个循环。深刻冷酷的命题以及剖析的深刻也受到了一众好评。
其实卑劣的不是街头,是人性。生活不易,赵炳斗是为了什么而活着的?如余华所讲,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也是惭愧,这部片子才让我体会到视野方向不留白的独特用意。

2.《马粥街残酷史》

很巧,庾河导演街头三部曲有两部都在榜单中。
认可的青春片不多,打着发胶穿着白衬衣一群偶像演员为了早恋打胎哭得死去活来叫青春片吗?
可能那是小部分人的青春,但绝不是我们的青春。
这里推荐一部纪录片。
以纪录片的客观与真实去描述的青春,是值得一看的。
回归正题,马粥街残酷史中某些部分直指人心,至少是使我痛苦不堪的。
书写了青少年对武力的崇拜,未来的迷惘,长辈的叛逆,被欺压的愤懑。可青少年又能怎样?
“操他妈韩国所有的学校”
对于此类令我醍醐灌顶的影片都不想仔细思考其专业性出众在何处。观看此类影片时,思考视听语言等的时间已经变成了惆怅的时间,我发现我只是一个观众,已经忘了我是电影专业的学生。
青春伴随的伤痛,治不了的。老去的那一刻,萦绕着终身的心结,也不会被打开。

1.《坏孩子的天空》
观影多年后找到的唯一一部几乎与我内心完全重合的电影。惊叹于北野武与久石让的配合多么和谐。北野武也特别擅长用平淡无奇的语气讲述一个令人扼腕长叹的悲剧故事。淡蓝,轻音乐,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般的固定长镜头,难以名状的悲愤与苦闷,组成了这个故事。

Kids return很简单,也就两个字,青春。青春只是一场希望到绝望的过程,注定了失败。
我们终将被现实压垮,极具拳击天赋的新志被带入享乐的歧途,加入黑社会的小马不懂规矩被老大在谈笑间就决定了命运,为了老婆想多挣钱加班的出租车司机在晚上掉入了沟里。
饱经世故的成年人是教训青少年的最好武器。你以为你是什么?你以为你能改变这个世界?不好意思,这个世界是由我们创造的,在规则的堡垒里你只能碰壁失败头破血流。
最终我们都会成为妥协的人,像以前那群人对我们一样对待另外一群不妥协的人,再告诉他们,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社会,你还是个弟中弟。
所谓的世故和成熟,那真的就是正确的吗?
解决这个问题超出我的能力界限了,所以此处暂且不表。只知道青春过后就是绝望与失败,人生来便是向死而生的一个悲剧。
年轻有年轻的美好,但是也会因此困扰。青春时不知世间疾苦不知前路漂泊也正是年轻时敢冲敢撞的最大原因。北野武的电影离不开青春离不开暴力,但更多的是离不开人生。

两人的青春梦想同时破碎,二人又回到操场,坐在自行车上,青春仿佛不曾开始,也从未结束?
最后即将以悲剧收场时,二人骑在自行车上。
“我们完蛋了吗?”
“笨蛋,还没开始呢。”
久石让的音乐又响起了。
还有一些喜爱但未进榜单的电影,推荐后大家可标记为想看,待无聊之时观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