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上学路
昨天。周四,小韵上完电子琴课,我们去吃饭。那饭真是不值一提,味道不值一提,小妞吃下去的东西也不值一提。
电瓶车罢工,我把小妞领到KFC去写数学作业。她晕晕欲睡,我给她买冰淇淋提神。做一题舔一口冰淇淋,迅速完成。
等到G同学下班接我们一起回家后。我们开始做语文作业。语文作业是给38个字标注拼音。小妞能读出大概2/3的字,能标出拼音的大概1/3。到了夜里10点才勉强结束作业。
今天语文考试,可以预见的又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G同学在一旁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把发音和字形联系起来记住?哈哈哈,这个娃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一开始单声母单韵母还勉强能够跟上,但是到了复杂的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就蒙了。因为我们学习的方式不一样。G同学靠记忆来学习,他从小就能轻易记住课本。我和小妞靠理解。无法理解的拼音,以及英文字母,学习记忆的过程都非常困难。相信之后的汉字默写也会是一道难关。
相对来说,我们每周两次的乐理课,却学得轻松得多。听看唱写外加老师耐心又有趣的讲解,她能迅速地理解,记忆就没有障碍。指法老师也是难得的温柔又耐心的老师。小妞能耐着性子不走神地上完45分钟的课程。课后还能坚持练习。完全超出预期。
虽然学琴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依旧感觉小妞需要在枯燥的学习之外,接触这些对她来说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东西来冲淡日常的挫败感。她能听到更多的鼓励,发现更多自已更多的可能性。
现在各种宣传都在说学生的负担重,课外培训挤压了孩子的空间。我感觉恰恰相反。是学校封闭落后千人一面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孩子的发展,是课后统一的作业让我的孩子没有办法适应学习节奏。一个班三十多个孩子,学得最快的和学得最慢的都是同样难度的作业,对于学得慢的人来说,只会越拖越慢越来越跟不上。没有几个老师会真的在意那些上课发呆,总也回答不上问题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没学会,他们需要什么。
现在我需要帮助小妞从力不从心的作业中摆脱出来,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更多地练习拼读和拼写。每天小妞坐在桌前两个小时,努力完成作业。偶尔回想起小时候那个渴望看《机器猫》,到了六点半百爪挠心到七点近乎绝望痛恨作业的我。
三十年后回头看那个在学校不知所措的我,真想对她说,别紧张,不久之后,不知不觉中,你就能学会拼音和识字。你会爱上阅读,认识很多很多的字。学到很多很多老师没有教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