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厂一日游
为节约阅读时间,全文概括如下:
『动作概括』码书、扫地、试卷分类、下咽、打包、筛查错误印刷、擦桌子
『名词概括』流水线、三面刀切书机、滚筒输送机、《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初二数学)》
『资金概括』80元
走下大巴时我晕乎乎的,搞不清楚自己在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过很开心,因为车上和坐身边的小姐姐聊的十分投机,对这次旅行我们都充满了期待,下车时我们站在了一起。不过马上旅行社的导游(又名劳务派遣公司的人)喊我们集合了,男的一边女的另一边。慌慌张张的我听见她靠过来低声说,“等下我们在一起”,我呆呆的说声“好”。这是我俩说的最后一句话,然后看见她走到了另一边。
工厂那边的人说了通注意事项,然后便一批批领人了。先领男人。一个尖脸鼠眼,穿着灰白色工装的人点了我和另外一个人。然后我就跟着走了,感觉刚才耳边的话有如芒刺在背。
刚进工厂时不免有些失望,有如来晚了景区已经全是人。不过很快夜班那批人就走了,留下一垒规规整整的书。另一个人途中被领走了,我等着听师傅介绍要干的活。只见师傅指着一个铺有报纸的木板,说了九个字:“把书搬到这,要码整齐。”然后去操作机器了。有种传授武功秘诀的感觉。试着搬搬那叠绿色的书,不算很重。就按着夜班人摆第一层的方式摆了。师傅站在控制台上按了几个键,后来我看到那上面的第一个数字表示速度,第二个数字我猜是处理量,也可以说是他的绩效。再后来我看到第一个数字从2.1变到了2.7,而第二个数字从几千变成了三万多。
活很轻松,吵是有些吵,好像哪里都在机器声在轰响,不过我有了耳塞,戴上后声音不减但自己唱歌是听得见了。新书的边缘挺锋利的,不过我有手套。只是后来也因此有点不好意思,毕竟没其他人戴耳塞穿手套。
空气中凝固着塑纸和纸屑的味道。我开始端详面前这部标为三面刀切书机的机器。书从一段的流水线来,经过抬升后整齐地落在机器里,每十二本一沓,然后被一柱型器件压死,运到一个空腔中,接着两把钢白色的刀伶俐的斩下,斩去多余的天头地脚,第三把刀随后斩下前口,旋转180度,随第二沓书与之相并,一叠整齐划一的五年中考三年模拟来到我面前,最后由我砌到书堆上,全程14秒(后为12),可以供24个初中生做一学期。技术的发达,教育的狂欢,现代文明的杰作。
终究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整个过程只有我最自由散漫,偶尔还能翻翻《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初二数学)》看。一边看一边笑,幻想着自己偷偷用笔写下一段寄语给一名不知名的考生,它发现时会是怎样的表情。后来发现了书底下有一栏字,原来是些数学小故事,我立刻如饥似渴的翻阅起来。曾经中考前我做的五三也有这种小故事,每次我都会先花一个晚上把它们全看完,有语文卷再花一个晚上把阅读题选文看完,最后才开始刷题。没想到时隔多年以这种方式重逢。我看书一时出神,积了三沓书没搬走,这激怒了师傅。师傅怒的不是三沓书——那流水线只有积满了十沓书才会掉到地上去——而是我在一边看书一边傻笑。于是他收起手机板着脸向我走过来。我赶忙收起耳塞,毕竟别人和你说话时戴着耳塞不大尊重,即使是在挨骂。师傅说:“不想干,就滚蛋!”我连连点头,飞速码好那三沓书,并以军训注目礼向他的背影致敬。
看来散漫的时间也到头了,无聊之中我想到大巴上那个女生。我是不是应该出列,大声报告:“我和她是一起的!”不过总感觉不对劲,一是我有贪图轻活之嫌,二是工厂不是谈情说爱的地方,我只恨自己不能是个女生或者她是个男生来消除这种嫌疑。三是我自觉此话过于搞笑,与当时选敢死队的那种气氛格格不入。还想了若干理由,实在想不出有意思的了,偷偷看眼手机过去了仅20分钟。书还在唝唝唝的流。
其实时间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不能赋予其意义。我做家教可以很轻松的赚千百块钱,所以无法像其他工人一样用工资来自我安慰。对此我十分狂躁而自惭。为了制造点意义,我恶作剧般在几页书上折了个极小的角,算是“到此一游”了。虽然收到这本书的同学大概率是骂我而不是感激我——花最多38元买来的书有什么好感激的——但至少“我”存在了那么一瞬。
做多了也没意思,能被赋予意义的仅是这点恶作剧。好在我脑子开始自动计算数据。一层书有三横一纵,横可以放四叠,纵可以放五叠,所以3×4+5=17叠。一垒书以17层计,便是289叠,289×24等于6936本;一叠书重5千克,物理上我做的功是一个等差数列,第一层比我低1米,所以我对书做的功是负20000焦。全加起来后,做的还是负功。不过这也给了我一时热情把书砌到更高的地方,越往高处虽然越累,但我做的功至少是正数。我惊讶的发现尽管初中物理已经过去那么久,我的思维还能那么有条理,如同刚刚上完物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