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心中的田园
近日,购买了贝多芬九大交响曲全集,是由君特.汪德(1912——2002)指挥、北德广播交响乐团演奏的。这套CD录制于1986年,所有的唱片都经过了23bit—96khz的处理这使唱片保留原始的音质.效果非常好,这套CD最能吸引我的并不是贝多芬成名作《第三交响曲》或者唯一带有人声的《 d小调第九交响曲》,而是历史第一部标题交响曲第六交响曲"田园",贝多芬为各个乐章加上了小标题。他用音乐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用音乐填写了他生活的赞歌。
贝多芬不象海顿和摸扎特,他过着一种更为自由、自尊的生活。他不依附于某个贵族,他的音乐能吸引音乐爱好者和贵族的资助。贝多芬与贵族之间的往来,人格上是完全独立的,他曾说:"与贵族相处是好事,但必须使他们尊重你。"他不会象海顿莫扎特那样,为了保护人的需要而去创作.所以贝多芬的创作是自由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所以他的作品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田园"是他抛开世俗枷锁的创作.是发自内心的景,发自内心的画.
全曲共五个乐章,分别是清新、和谐、愉快,能把人带入一个梦的故乡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里的第一乐章"初见乡村景色时的愉快";令人陶醉、令人心旷神怡、令人浮想联翩的第二乐章"溪旁景色";三拍子带有舞蹈性旋律的非常愉快的第三乐章"乡民的欢乐集会";紧张、恐怖、暴风骤雨般的第四乐章"雷电——暴风雨",以及优美的、平静的、雨果春笋般的第五乐章"暴风雨过后的愉快和感激之情".
"没有人会比我更热爱田野的了"
"森林、树木和岩石呵!你反映着人的愿望"
——贝多芬
贝多芬为自己的音乐加上了标题,是为了更好的让人们感受到他音乐中所展示的他心中的"田园".他心中的"田园"是那么美丽,那么令人向往,它充满了希望.这部作品创作于1808年,这时贝多芬已经明显的确立个人音乐风格(后人理解的贝多芬风格一般是指1803到1816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就在这个时期,贝多芬经历着无数的痛苦与曲折,当他在维也纳刚站稳脚,他发现自己的耳疾越发不能控制,以及迅速的恶化,最终丧失了听觉。但他最终战胜了自我,度过了危机,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仍然热爱着生活,他还经常独自在维也纳的郊外漫步,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仍然在他内心急剧痛苦的时候创作出了"田园"这明朗、亲切的作品。
"田园"贝多芬心中的田园,这是他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是他战胜自我,勇敢,乐观的体现."田园"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那美丽的景色,更多的是坚韧的性格."田园"引领我走进自然,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我发表在音乐生活报的文章
贝多芬不象海顿和摸扎特,他过着一种更为自由、自尊的生活。他不依附于某个贵族,他的音乐能吸引音乐爱好者和贵族的资助。贝多芬与贵族之间的往来,人格上是完全独立的,他曾说:"与贵族相处是好事,但必须使他们尊重你。"他不会象海顿莫扎特那样,为了保护人的需要而去创作.所以贝多芬的创作是自由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所以他的作品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田园"是他抛开世俗枷锁的创作.是发自内心的景,发自内心的画.
全曲共五个乐章,分别是清新、和谐、愉快,能把人带入一个梦的故乡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里的第一乐章"初见乡村景色时的愉快";令人陶醉、令人心旷神怡、令人浮想联翩的第二乐章"溪旁景色";三拍子带有舞蹈性旋律的非常愉快的第三乐章"乡民的欢乐集会";紧张、恐怖、暴风骤雨般的第四乐章"雷电——暴风雨",以及优美的、平静的、雨果春笋般的第五乐章"暴风雨过后的愉快和感激之情".
"没有人会比我更热爱田野的了"
"森林、树木和岩石呵!你反映着人的愿望"
——贝多芬
贝多芬为自己的音乐加上了标题,是为了更好的让人们感受到他音乐中所展示的他心中的"田园".他心中的"田园"是那么美丽,那么令人向往,它充满了希望.这部作品创作于1808年,这时贝多芬已经明显的确立个人音乐风格(后人理解的贝多芬风格一般是指1803到1816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就在这个时期,贝多芬经历着无数的痛苦与曲折,当他在维也纳刚站稳脚,他发现自己的耳疾越发不能控制,以及迅速的恶化,最终丧失了听觉。但他最终战胜了自我,度过了危机,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仍然热爱着生活,他还经常独自在维也纳的郊外漫步,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仍然在他内心急剧痛苦的时候创作出了"田园"这明朗、亲切的作品。
"田园"贝多芬心中的田园,这是他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是他战胜自我,勇敢,乐观的体现."田园"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那美丽的景色,更多的是坚韧的性格."田园"引领我走进自然,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我发表在音乐生活报的文章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