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诞,一个被急躁捧红的物化品
我不能说是李诞的忠诚粉丝云云,只能标榜是在观察他的一个人。
我觉得李诞有趣,看《吐槽大会》,看《脱口秀大会》,看他上的其他综艺,觉得这个人在镜头面前也没有特别的在掩饰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懒,念叨生活忙碌瞎胡闹,时不时说出一两句还挺有意思的话,但其实这种话,放谁也都能说上一两句,只是普通人没有被镜头记录,也没有被人过度放大。
李诞不算很红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人有趣,现在他红了,我还是觉得他在我看到的时候,挺有趣。我关注了他的微博,都是些句子,还有书摘,还有他的酒兴。他转过一条微博,说不必这么捧杀他,他告诉喜欢他的人,只要知道他腚小,就好了。
确实,李诞被捧的太高了。营销号都在拿他,还有他的女朋友出来作文章,说李诞的人生,说他们的爱情,一字一句好像就是那个日夜埋伏在他们俩身边的人一样,文绉绉,又难以下咽。
而且我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这两年被捧的人气火红的明星,倒的也很快。像前面的薛之谦,现在黄景瑜,李诞,好像不久前还在微博上看到各种美誉,现在都偃旗息鼓了。这特别像一场预谋,让我想抽抽自己僵硬的大门牙。
李诞去的那一期《奇遇人生》,是我觉得在镜头前看到的,比其他综艺节目更像他自己的一部综艺。我在看这期节目的时候,觉得他并没有其他节目上看来的那么乐呵。他挺明白他周围环境的,也怕在这个环境里没了自己。我没有特别了解李诞,也不想刻意的去挖掘他曾经的生活背景,通过所谓的蛛丝马迹再去挖出他潜在的,节目上我们都看不到的那一面性情。
没必要。真的没必要朋友们。
这样就很容易变成,以前你说你喜欢李诞,就会有人跟你说我也喜欢,你就觉得你俩是真爱。然后有一天你熬了劲儿的去挖开他的过去看了看,你就开始说李诞就是个垃圾,然后你就开始否定他的所有看法和修辞,你再看到谁说喜欢李诞,你就觉得那个人的品味很低。
但其实他还是那个他不是吗。他也从未掩饰过自己的缺点,但就是因为太多人去放大了他的优点,他的缺点偶尔跑出来的时候,大家就受不了了,这两天微博刷的话题,甚至还有一个“已婚男士应该和异性保持什么的距离”的话题出来,这个话题,说句偏颇的,是在歧视“已婚男性”吗?那我换一个角度来问,是不是也应该有个话题来问“已婚妇女应该和异性保持什么的距离”。举个很简单但也可能会得罪人的例子,
(某网友:明知道会得罪人为什么还举这个例子?!我…这不是举身边例子你也不认识是不是。)何老师和娜姐。两位老师的感情也很好,娜姐已婚了但与何老师的肢体接触有些也很亲昵,那么这种情况下,有人会去骂娜姐不知廉耻吗?不会,我们只会觉得两位亲如兄妹。那李诞的视频里,这么昏暗的环境,还有一定的距离,凭着发布者的只言片语,李诞现在的标签就成了“出轨渣男”,这是否对于他们来说,也有些不太公平?
朋友们,我们只是在追星呀,我们不是在择偶,我们不用把人家的底去挖的这么深,明星千千万,老公经常换,何必入戏太深?李诞本来就是一个没什么底子的人,他确实没有康永哥薛教授的文化底蕴,他很单薄啊不是吗?他也从来没有给自己经营成一个文化人的模样,而且再想想,他很多时候的样子,不也是大家在看了别人的文章后,自己又物化出来的一个所谓的“精神领袖”吗?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对一个人失望,不也是我们对对方投入了过分的期望吗?怎么会有人真的想,李诞就是他生命中那个引领他走出燥郁的那个人呢?
李诞从没有过这样的能力,能让自己走出彷徨的人,只有自己啊不是吗。
我们不要去太物化一个人,不值得的朋友们,李诞就是一个平凡人,是现在环境里的一些人把他妖魔化了,才会让有些人觉得李诞就是一个神。他从来都不是谁的神,他就只是一个人。我们是首先认识了这个人,才能说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存在有神。
那结论就是,没有的。
再次为举何老师和娜姐的例子感到抱歉,两位我都喜欢,但这个话题实在敏感,删掉吧又好像表达的不够完整,不表达吧又觉得这个话题很值得考量。希望以后这样的话题再次提起来的时候,还有更好的例子可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