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阿兰·德·伯顿:人该智慧地生活

阿兰·德·伯顿 (Alain de Botton) 是西方世界当代非常著名的英国哲学家,1969年生于瑞士,父亲是西方开创金融管理方式的金融家,2000年去世后, 伦敦经济政治科学学院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年一度的金融研究奖,纪念这位开创了金融管理方式的人。德·伯顿家族本来是在埃及的犹太人,是一个古老的世家,埃及革命之后他们离开了亚历山大城,搬到欧洲,又定居于英国。阿兰的祖母是一个以色列著名的间谍,现在在耶路撒冷有一个广场以她命名,纪念这位为以色列工作的杰出而美丽女性。
阿兰·德·伯顿在欧洲、英国和美国受教育,他在牛津大学国王学院取得哲学硕士学位,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博士学位,专攻法国哲学,但是他最后放弃了博士论文的写作,转而转向为一般读者写作生活哲学书籍。作为哲学家,他与学院哲学家很不相同,他思考的是生活哲学的根本问题:我们是谁?我们该怎样生活?他不是那种如维特根斯坦一样用晦涩的语言思考语言与存在的关系的哲学家,而是一个面对生活,希望找到怎样生活的原则的哲学家。
阿兰·德·伯顿的名声与他是一个清晰的作家和思考者有关。他思考生命的意义,在思考的同时,把他的思考用清晰美丽的语言写出来,他的主要著作有:《关于爱的散记》(1993)、《阅读普鲁斯特怎样能改变你的生活?》(1997)、《焦虑的状态》(2004)、《幸福的构建基础》(2006)、《无神论者的宗教》(2012)、《怎样更多地想性爱》(2012) 、《爱的课程》(2016)等等。他的书卖得非常好,《关于爱的散记》卖出了几百万本,成为西方最有影响的几乎如摇滚明星一般的哲学家。
他也写小说,但他的书大多都是散文性,故事性的哲学散文,他的书,有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的魅力。他是一个我喜欢的哲学家,也是我爱的作家,他的思考生动而不抽象,文字优美,道理深邃。他的书很好看。
他同时拍电影。他拍的哲学纪录片《通往幸福的指南》是一套六集的电视片,探讨怎样从古代和现代哲学家的思想中找到生活的指南。他把自己的书很多都拍成了电视片,通常是他走访哲学家的出生地和写作地,介绍这些哲学家,同时谈到这些哲学家的生活哲学。
我是通过他的六部电视片才走进他的世界的。2013年丧母之痛让我开始纠结死亡与生命的意义,开始走进哲学,看有关生命与死亡哲学的书,偶然遇到德·伯顿。我那时阅在读伊壁鸠鲁的书信,在网上查伊壁鸠鲁的资料,看到网上有《伊壁鸠鲁论幸福》一部纪录片,我打开观看,同时洗菜做饭,结果,饭我放到一边了,一口气把这部片子看完,不可思议地好,简直不能想象一部哲学思考片可以做得这么好,我一天把德·伯顿的六部片子都看了,后来又不停地反复看,从这些片子里我学到的思想,让我对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有了新发现,新角度,新智慧。
阿兰·德·伯顿还拍了其他的纪录片,也都非常好看,比如《旅行的艺术》,探讨我们为什么去旅行;《完美的房屋》探讨为什么现代建筑大多都如此丑陋,怎么样才是完美的宜居的房屋。这些思考,也是德·伯顿对生活方方面面的思考的一部分。
作为哲学家,阿兰·德·伯顿的写作充满风趣和幽默,他的演讲也妙趣横生,他的书的语言精炼而简洁,幽默而充满智慧,他的名字中间的这个德,标志着他的贵族身份,但他的写作却平易近人,读起来深入浅出。在我看来,阿兰·德·伯顿是一个探讨怎样生活并让你的生活获得意义的思考者。我以前对哲学的印象就是黑格尔和康德,读起来非常困难,读几页就想睡觉,可是德·伯顿完全不同。他的文风十分有趣,他的智慧是从西方哲学历史中总结出来的。
十年前他成立了一个学校“生活学院“”(THE SCHOOL OF LIFE), 这个学院以教育人们怎样处理他们的感情与关系而闻名,培养和培育人们的情商。过去多年来,人们对智商的提高很有共识,教育几乎全部偏重智商的开发、发展与创造,但对情商,哲学界和知识界都处于漠然状态。阿兰·德·伯顿认为,人的情商才让人在生活中获得意义,智商可以帮助你事业成功,但情商才让你理解自己的生命,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
他创办的”生活学院”现在在世界各地都有分院,其主旨是:“发展情商,把心理学、哲学和文化运用于日常生活。” 在一次采访中,他说:创立这个学校的“想法是挑战传统的大学,重新组织知识,把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而不是知识为了知识的自娱。”这个学校,“试图用很微小的方式,给人们提供我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永远教授的东西:一种方向感、在文化的帮助下,取得生活的智慧。”
我是一个非常obsessive 的人,一旦对什么感兴趣,我就没完没了地要把这个题目穷尽了。我买来了阿兰·德·伯顿的书,居然先后买了八本,读这些书,让我看生活有了其他的角度,有了智慧,我甚至于想,应该在中国开办这个学校,这对我们这个日益焦虑的社会该多有多么大帮助啊。
《关于爱的散记》是阿兰·德·伯顿最早的著作,这本书已经修订了四次:1993, 1994, 2006 和2015,这本书共有二十四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一二十个段落,既是一本小说,关于一段爱情故事的从开始到结束,也是关于爱情的思考,也是对爱情这个概念的历史考察,更是对爱情中的各种感觉的分析。自我反思在观察与分析之间,智慧在字里行间,是一本非常好看的书。
《关于爱的散记》的最后一章是“爱情教训”,作者总结论述说:爱是需要学习的,需要理解我们是怎么爱的,我们该怎么做,如同我们应该学习怎样饮食,怎样管理钱财,怎样理解死亡一样,我们应该学习怎样理解爱,不然我们就会不停地重复自己的错误,爱,说到底,是生活的艺术,而任何一种艺术,都需要学习。
生活是一种艺术和技能,不是每个人都会生活的,阿兰·德·伯顿帮助我更理解这个世界,理解人,我对人的悲悯和理解让我有一种更宽大胸怀,也让我学会爱。“智慧地生活,智慧地爱”成为我近来说得最多的词,因为智慧是需要学习的,成熟的爱需要思考才能获得,我写这个小文,是想跟我爱的人们说,请跟我一起阅读阿兰·德伯顿,让我们倾听一个当代哲学家的思考,获得爱的智慧。
2018/11/25
阿兰·德·伯顿网站:http://alaindebotton.com/
"生活学院"网站: https://www.theschooloflife.com/
YOUTUBE 上阿兰·德·伯顿的视频: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allen+de+botton




以上是同一本书《关于爱的散记》的不同封皮,也很好看,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