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蟹这种美味,民国的时候就已经很流行了!-【上海的柜台酒】②
文/唐鲁孙
导语:
前期,顶级老饕唐鲁孙描述了一种如今即便是魔都小伙伴也未必知道的老上海柜台酒,那种可以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地方。今天,他要继续讲讲柜台酒的醉蟹,以及那些喜欢醉蟹的民国名人。
(续)
当年上海电影届名导演但杜宇、殷明珠,都是喝老酒的高段数人物,他们夫妇是“言茂源”的老主顾,三串筒花雕、三碟发芽豆,从来没要过别的酒菜。



自命为前清遗少小辫子刘公鲁,可就跟他们喝酒大异其趣了,他小辫子始终未剃,宽袍短袖,一派盛国孤忠的气派,喝酒带小厮给他装水烟抽,他的酒量如果喝完一串筒,就准得胡言乱语,可是他偏偏夸海量讲排场,要吃三马路大发的拆肉、大雅楼的酥鱼、功德林蔬食处的冬菇烤麸,三者缺一不可,有时自带,有时让酒店学徒买,一顿酒要吃上两个多钟点。可是柜上也特别欢迎,因为他小费出手很大方,往往给小费超过了酒菜钱一倍。



民国十四五年我在上海,有一班朋友是喝柜台酒的,我受了他们影响,也跟着他们东跑西颠喝柜台酒。其实我的目的是吃大闸蟹。“言茂源”论座位,没有“高长兴”舒服,论酒的品质,也没有“高长兴”来得醇厚,可是到了螃蟹上市,“高长兴”的生意就赶不上“言茂源”了。

北方吃螃蟹讲究七月尖八月团,南方秋晚金毛玉爪阳澄湖的大闸蟹才肉满膏肥。上海几个大菜场虽然都写着有“新到大闸蟹”,可是凭肉眼看,是真是假,颇难确定,同时挑尖选团也颇费事。

“言茂源”所卖的大闸蟹,虽然价钱稍贵一点儿,可是货真价实,要尖就尖,要团就团。盛杏荪的公子小姐们有在“言茂源”雅座里八个人吃了五十只尖脐的记录。螃蟹好吃在油膏,台湾蟹不论哪一种都是蟹黄太多,令人难以下咽。

“言茂源”楼上辟有雅座,所以有些莺莺燕燕也来喝酒,当年名噪一时的花国总统富春楼老六,有时跟她的相好,在灯灺(xiè)人静的当儿,也来低斟浅酌一番。据她说:“言茂源”每天卖不完的团脐,立刻用酒醉起来,由老板的如夫人亲自动手,加酒羼盐放花椒的分量都有诀窍,一星期就能登盘下酒,不像宁波的盐蟹,要好久才能吃呢!



老报人何海鸣、叶楚怆都吃过“言茂源”的醉蟹,据说风味绝佳,就是要碰巧了,才能吃得到嘴。

胜利还都,正是秋高蟹肥的时候,走过四马路,想起了“言茂源”、“高长兴”,找来找去,已无遗址可寻。经一位报摊的老者相告,“高长兴”原址的楼面拆掉,重盖新厦后开了一家立群书店,“言茂源”将门面缩成一小间,虽然仍然卖酒,只应门市外送,已经不卖柜台酒。我想,北方的大酒缸,南方的柜台酒,恐怕已经是历史名词了。


本文节选自唐鲁孙著《老乡亲》。【本文小注部分,请勿抄袭或转载】
上海柜台酒的前期内容,看这里:《名人大亨普通平民都爱去的酒菜馆-【上海的柜台酒】①》

更多老上海美食内容,看这里: 《顶级老饕告诉你,从前老上海的弄堂早餐到底有哪些?》

亲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关注我们:
1. 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号@唯美味食尚
2. 关注我们的微信服务号:唯美味商城
3. 关注我们的微信订阅号:唯美味
4. 浏览我们的网站: www.vmeiwe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