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三姐是绿茶婊?林黛玉是小作精?这些人都没看懂红楼梦吧……
本文首发公众号何日君回来,转载约稿请联系:hehua499。
在知乎上答了个关于尤三姐的题,惊呆了,下面的人都在说,尤三姐那种绿茶婊,柳湘莲为啥要甘心做接盘侠?
我????
知乎还有很多骂晴雯的...
我???
好多人根本就区分不了“世俗经验”和“审美经验”....
而区分不了这个,还是别看《红楼》了吧。

《红楼梦》很多时候跟我们的生活经验是背道而驰的。
哪怕到现在,很多人都不喜欢林黛玉,作吧,你就作死吧,天天没事就瞎哭,实在是也没谁明目张胆欺负了你呀,也不缺钱花啊,一抓一把铜钱,给小丫鬟打赏呢,还没有人家史湘云可怜呢,人家史湘云咋没像这样天天叽叽歪歪哭?贾宝玉真是脾气够好了,天天给道歉,这要换了我,分分钟不干了。

林黛玉还好点,毕竟是第一女主角,有光环嘛,到了晴雯,就更没人能理解了,脾气又差,见谁都没有一句好话,明明是个奴才,还高傲的很呢,假如这种人活在我身边,我是不要搭理她的。

贾宝玉这个人也很不好理解,他天天只知道跟女儿们一起玩闹,又不读书求功名,又不努力,又没有上进心,还要看不起那些俗人,但是呢,他的生活资源提供,他的富贵温柔乡,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吗?还不是他看不起的那些俗人给他创造的?
反而像薛宝钗,像袭人,像贾政,这些人我们比较容易理解。
袭人就是做好她的奴才,维护姨娘地位,薛宝钗就是贤妻良母那种,贾政就是希望儿子好好读书的普通父亲愿望。
所以,这是看《红楼梦》一个隔阂。
我们要抛弃我们的世俗经验,而带着“审美眼光”去看这本书。
各位,什么叫“审美眼光”呢? 就是不要带着“这人有什么实际用处”的念头去看,不要用“世俗标准的成功”去衡量这些人。
林黛玉是没有什么用,也的确没有薛宝钗会做人,但是林黛玉是真爱贾宝玉的,她之前所有小性子,都只是为了确认宝玉爱不爱她,大家仔细去看书,当黛玉确认了宝玉爱她后,她再也没有无缘无故跟他斗气了。
大家看看林黛玉的丫鬟紫鹃,天天跟黛玉说,这就是姑娘你不对了,宝二爷是没有问题的。各位,在那个年代,哪个丫鬟敢这么派主子的不是啊。只有紫鹃。薛宝钗的丫鬟莺儿敢这么跟薛宝钗说话吗?不敢的。
元妃回家省亲,大家去看各人写的诗啊,薛宝钗他们写的,跟林黛玉写的对比下,林黛玉写的样子好看多了,没有阿谀奉承得那么赤裸。
贾宝玉说要把北静王的东西送给林黛玉,林黛玉说,什么臭男人的东西,我才不要。
一般世俗标准上,啊,一个王爷的东西耶,你不要? 举个不合适的例子吧,假如卡尔送你一件他亲手设计香奈儿风衣,你不要?绝壁要到朋友圈微博炫耀一大圈吧?
所以,林黛玉这个人是非常脱俗的,她没什么等级观念,她喜欢贾宝玉就是喜欢贾宝玉这个人本身,不像薛宝钗她们都要劝宝玉读书,因为薛宝钗是要做“妻”的,袭人要做“妾”的,都利益相关,宝玉有功名,她们脸上有光,未来生活有保障,而林黛玉是不具备“妻性”和“妾性”的,她只是宝玉的知音。
晴雯和尤三姐也是如此,只是由于她们是丫头身份,或者是被玩弄的身份,就是底层身份,所以读者更觉得受不了。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普通人都有一种天然的势利。 我们觉得,林黛玉这种人吧,她至少是上层人物啊,她没有阶级观念,对紫鹃好啊,那是值得赞美的,但是你一个底下人,你还想要跟上面的人一样,那你就是不要脸了,所以,我们的思路就是,晴雯还跟宝玉吵架,凭什么啊?看到宝玉撵他走,心里爽死了,就应该这样。
其实这就是我们不知不觉被世俗影响了。
宝玉心情不好,说了晴雯,晴雯回了几句风凉话,于是宝玉就发怒了,要撵她走。 假如这两个人是平等地位的,我们会觉得晴雯在这件事上有大错吗?不会。
正因为我们的意识里本来就认为,作为主子,贾宝玉已经做得够好了,是晴雯这个奴才给脸不要脸,所以要教训教训她。
同样是尤三姐,假如尤三姐是个高贵干净的姑娘,那么她为爱殉情,我们会赞叹,但是因为生活所迫,她陷入了泥淖,于是我们心里认为反正你已经不干净了,柳湘莲不要你,很正常,好不好?你还寻死呢?矫情!
我们没有想过从“审美经验”上来说,晴雯和尤三姐是多么的值得赞叹啊。
她们不愿意甘心情愿做奴才,不愿意随波逐流,不愿意向主流妥协,身在污泥心洁净。 在大观园被抄捡的时候,干净的女儿国王被破坏的时候,大家看看,最敢说话反抗的人是谁?在小姐里头是探春,在丫鬟里头是晴雯,只是探春用的探春的小姐方式,晴雯用的是奴隶的方式反抗而已,而反观薛宝钗这样的小姐,第一时间就溜了。
所以曹雪芹给晴雯的词是“勇”字,勇晴雯补孔雀裘,给尤三姐的词是“情”,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他没有因为她们生活地位的底层,就吝啬给她们高的品质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