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干货|故事写作中,矛盾冲突的形式
矛盾是一切运动与生命力的根源,矛盾能带来动力与活力。只有当人物的各种经历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出现新的情况才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才能使故事变得更好看。故事中,变化的根源往往都是因为主人公具有了某种目的与需求,同时在满足其目的与需求的过程中不断的出现各种各样与他的目的与需求发生矛盾关系的障碍,从而使得在一部影视剧中主人公总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小变化后才最终实现了大的变化。
这就是我们会把矛盾冲突视为故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
一般来讲,矛盾冲突包括了以下儿种形式:
一、个人与社会时代的矛盾冲突
这一类型往往出现在一些史诗性或者具有鲜明社会时代背景的故事中,故事中个体的处境会随着时局的变化产生出各种新的矛盾冲突与戏剧性的故事情节。把握这一类型的关键在于,如果不是在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主人公是否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特殊变故和遭遇。若是放到故事创作中,我们通过构建社会时代背景,突出背景中与主人公或主人公目标不和谐,相冲突的因素,己达到构建这类矛盾的需求。当然这一因素的体现往往通过一个或一群代表着设定时代背景固有价值观的人来体现,但这和接下来要讲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有本质区别的。
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事实上情节主要是由这部分矛盾冲突构成的。这一类型的矛盾,具体来分,又主要分为两类,下面具体介绍这两类的区别。
第一类是人物需求和目标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一类的戏剧冲突常反映了不同阶级为了各自不同的利益而产生的对立和冲突,常是以正面的、直接的冲突状态表现出来的。
第二类是在人物性格的差异和对比之中产生的冲突。这一类戏剧冲突多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物性格的对比、纠纷、摩擦和不同性格产生的对事物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中显现出来的。有人称之为“群象展览式"或“群象纠葛式"。老舍先生的大部分剧作属于这一类。其特点是出场人物众多,戏剧冲突多是零散的、片断的、此起彼伏,不讲连贯。
三、人物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
这一类又被称为人物内心冲突,往往是创作者水平高低的体现。观众之所以会对一些作品产生“假大空”的感觉,其原因就在于人物的内心层面过于单一并且简单。这一类的矛盾冲突是由人物心理因素构成的。它以写人物心理活动见长,作者往往多把握人物内心的真实性、复杂性,展现人物的理智与感情、个人恩怨与社会责任、爱家与爱国、爱情的波折等矛盾过程。
人物的心理冲突往往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或从否定到肯定的思想斗争,在循环反复的心灵活动中,揭示令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郭沫若的《蔡文姬》围绕归汉前后,文姬的母爱与爱国所展开的心灵波动是十分真实感人的,文姬的感情时而汹涌澎湃,时而微波涟漪,大起大落,回环往复、悲喜交集,在冲突中文姬的精神境界得到净化和升华。
简单的来说,这一类矛盾就是人物内心两难的选择,最终也一定会有抉择,从而体现人物内心,确定故事发展方向,也体现了主题。
在复杂事物自身包含的多种矛盾中,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主次、重要非重要之分,其中必有一种矛盾与其它诸种矛盾相比较而言,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
故事的主要矛盾就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也是吸引读者读下去的引线。故事有很多次要矛盾,它们都是为主要矛盾服务的,次要矛盾的设置能够使故事更加丰富立体,能够从侧面反应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等,对主要矛盾起到铺垫和推动的作用。
所以,各位艺考生们一定要熟记各种矛盾冲突的类型并熟练运用,这样才有可能写出一个又一个的高分故事。
---END---
-
豆友HyUo5-C_tI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2-08-14 17:04:39
-
K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0-10 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