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婴儿基因之前,你们跟婴儿商量了吗?
伴随着基因编辑婴儿这件事,有一部小说被网友们反复提及,那就是《弗兰肯斯坦》。不得不佩服玛丽雪莱的想象力,她预见到了疯狂的科学实验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而当我们审视基因编辑婴儿这件事的时候,弗兰肯斯坦的故事就好像是一个后续报道,为我们讲述了未来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玛丽雪莱告诉我们3件事,首先,你根本无法预料你的科学研究会创造出什么样的生命。其次,你根本无法预料你所创造出来的生命会遭遇怎样的人生。最后,你也根本无法预料这结果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而我觉得这个故事中最大的悲剧在于,如果那个怪物知道他将渡过如此悲惨的一生,他绝对不会想要出生,然而他并没有选择的权力。
200年后的今天,这位“只能用疯狂来形容”的科学家贺建奎重复了弗兰肯斯坦的故事。首先,他执行了一项风险极大收益却极小的实验,这项实验很可能对婴儿的基因带来未知的影响。其次,假如这个基因被传播出去,将会影响到整个人类的基因库。而最可怕的是,我们不清楚这两个孩子讲面临怎样的人生。
很多人都提到了,基因编辑并不是什么新技术,之所以这些年来没有人涉足,让贺建奎“拔得头筹”,完全是因为科学家们不敢越雷池一步。是技术不成熟吗?也许有这个原因,但我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能侵犯人的自主权。人体实验不是不能做,否则很多医疗技术的创新就没有办法推进了。但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参与者是知情并且自愿的。知道过去都有谁在实验对象不自愿的情况下进行人体实验吗?纳粹和731部队。
那么这个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有知情并且自愿的前提吗?据《新京报》报道,这次实验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据知情同意书披露,研究团队为“基因编辑婴儿”制定了一项为期18年的健康随访计划。这样做的原因是基因编辑技术存在不确定因素,如脱靶效应、疗效和持久性等。此外,项目组承担每对夫妇的试验费用28万元。志愿者无故退出项目需要偿还此前项目组提供的所有资金。
看上去,似乎研究团队已经把可能的风险都告知志愿者了,志愿者应该是知情并自愿参与研究。那么这份知情同意书成立吗?不成立。因为真正参与实验的主体并不是这些在同意书上签字的人,而是那两个刚刚出生的婴儿。那么她们知情吗?完全不知情,她们会同意吗?很可能不会。所以这份知情同意书怎么可能成立呢?
我想这才是这件事情上最大的悲剧,小说《弗兰肯斯坦》那样的悲剧。两个孩子,就像那个科学怪人一样,在她们连意识都没有的情况下,被疯狂的科学家和父母擅自决定了命运。却由她们自己来承受未来所有可能的结果。或许,她们会因为这次基因改造“脱靶”而引发其他可怕的疾病和缺陷。或许,她们会因为特殊的身份而被区别对待。或许,因为害怕人类基因库被污染而阻止她们拥有自己的后代。或许……她们何其无辜,要承担这样的后果,你跟她们商量了吗?我想,这是对人的自主权最严重的侵犯,也是对人类自由意志最残忍的践踏。
两个孩子何其不幸,遇到了这样不负责任的父母,这样疯狂的科学家。想起作家琼瑶借小说《窗外》对母亲发出的控诉:“妈,你别这样不满意我,我并没有向你要求这一条生命,你该对创造我负责任,在我,生命中全是痛苦。”生命中全是痛苦,这是我们最不想见到的结果。
贝果在唱歌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中国大学招关系户,多学学美国先进经验 (2人喜欢)
- 英国女王不吃全熟牛排 (3人喜欢)
- 特朗普为什么背叛了他的偶像?
- 泽连斯基就不该和特朗普在直播间连麦 (6人喜欢)
- 酒店开房洗衣服?这事儿我干过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