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吃奶酪、鹅肝,法国人怎么就不胖。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每个人都渴望有个精彩的人生。有些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潇洒痛快;有些人循规蹈矩,谨小慎微,最终满怀遗憾。

比如:美国人。
美国人从 1960 年代开始,愈发关注健康。
他们格外重视饮食健身。
遵照各种膳食指南,远离脂肪,远离胆固醇。
吃着各种现代食品工业制作的的健康麦片、营养面包。

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这个致癌,那个增肥,活得畏首畏尾。
可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在饮食上从不将就,却仍然拥有强健的身体,曼妙的体态。比如:大西洋彼岸的法国。

法国人,喜欢吃肥得流油的鹅肝、饱和脂肪爆表的全脂奶酪、喝来自波尔多地区的顶级红酒,没事还喜欢抽一口烟!(抽烟不是一个健康的行为哦,guys)

活得这么潇洒,那可是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人所梦寐以求的!

更让美国人生气的是,
这个“胡吃海塞”的国家,肥胖率 竟然只有11%,而每天低脂饮食、疯狂健身的美国人,肥胖率竟然达到了 33%,是法国人的 3 倍!

而且,吃着大量饱和脂肪的法国人,心脏病发病率也远低于其它低脂饮食的国家。
究竟为什么会这样?
01“精心”筛选数据的论文
据统计,光是 动物黄油,每个法国人平均每年就要吃掉 9 公斤。除此以外,还要吃掉 18 公斤的 自制酸奶。

法国人的饱和脂肪摄入量,占到每日能量总摄取的 16%,比美国心脏协会建议的数值,高出了 10%。
然而,这些天天吃大量“有害”饱和脂肪的法国人,甚至比那些每天遵照“低脂饮食”建议生活的人,要更健康!

这一切都是因为:胆固醇 和 饱和脂肪 导致心脏病的研究,本来就是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美国爆发了大规模心脏病,引发了社会恐慌,就连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将军,也未能幸免。为此,当局和医学界,开始投入大量人力、金钱到心脏病研究上。

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明尼苏达大学的 安塞·基斯 和他的“七国研究”。
熟悉安塞·基斯的朋友,可以从这里直接跳到 02 大标题。
安塞·基斯的这项研究,涵盖了 12,763 份医疗数据,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胆固醇 和 饱和脂肪会诱发心脏病!

当局欣然接受了安塞·基斯的观点,并开始在全国推广。
然而,讽刺的是,胆固醇和饱和脂肪导致心脏病的这个结论,是通过 筛选实验数 据得来的。
安赛基斯实际上研究了 22 个国家的饮食,最后却只挑出对他有利的 7 个国家!

最终,这个基于数据筛选得出的膳食指南,非但没有改变美国的心脏病发病率,还导致美国肥胖率日益增加。
而每天遵照低脂饮食生活的艾森豪威尔总统,最终心脏病复发,撒手人寰。

然而,此时食品行业已经尝到了甜头,他们发现,往食品里添加更多的糖,消费者的复购率更高。这些食品业者联合、贿赂科学家(甚至是哈佛科学家),要求他们写出大批量 “不利于脂肪、有利于糖”的相关论文。
结果,美国人在肥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02 法国悖论
随着美国人越来越胖,开始有更多科学家,对低脂高糖饮食提出质疑。但是当局和糖业协会,联合起来压制这些声音,并拿出大量“假”论文证据,“证明”糖对身体无害。
不过大西洋另一端的法国人可不买账。

1980 年,“法国悖论”第一次由三个流行病学家提出,但是并没有在学界以外引发强烈反响。
1991 年,法国国家卫生及医疗研究院,公共医学研究主任 Serge Renaud,在美国 CBS 电视台的一档纪录片节目中,公开谴责安塞·基斯等人关于脂肪的不当言论。
他声称:法国人每天吃掉大量的脂肪,但是他们的心脏病患病率,只有美国的 3 分之 1。

这个纪录片公开播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随后的统计,也佐证了 Serge Renaud 的观点。
1999 年的统计显示,每 10 万个法国人中,有 83 人患心脏病,而在每 10 万个美国人中,这个数据高达 115。 法国人患心脏病的概率比美国人足足低了 27%。

在 Serge Renaud 之后,越来越多学者,开始重新关注 胆固醇 和 饱和脂肪,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
2017年,医学界权威杂志《柳叶刀》,刊载了一篇调查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心脏病相关性的论文。这篇论文横跨 5 大洲,涉及 18 个国家,时间跨度长达 10 年,总计 135,335 名被调查者的大型研究。

该论文最终得出结论:总脂肪、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的摄入,都与心血管疾病没有相关性,而且 减少饮食中的碳水,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概率。
至此,安塞·基斯和他的骗局,彻底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03法国人健康的其他原因
幸亏法国人没有听从安塞·基斯等科学家的营养建议,才躲过了一场因为学术造假引发的灾祸。
当然,法国人如此健康,除了喜欢吃脂肪外,还有其它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
1、 法国人爱吃发酵食品
法国人喜欢吃发酵食品,他们很早就发现,这些发酵食品有利于他们的肠道健康。

自然发酵而成的全脂奶酪,是法国人餐桌上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法国人的餐桌上,可以没有甜品、没有鹅肝、没有海鲜,甚至没有法棍面包!但是不能没有诱人的芝士。

芝士盘子,搭配五大名庄的红酒,是法国人的最爱之一。
2、少量而高质的食物
Quality>Quantity
份量控制,是法餐与其他发达国家饮食最大的不同!法餐饮食份量小得令人发指!

他们认为任何一种食材,在一餐中不能超过 225g。
在《法国女人吃不胖》这本书中,作者甚至强调,挑剔的法国女人,不会垂青任意一种食材超过3 口。

尽管法国人会吃法棍、可颂面包、甜点、等碳水化合物,但是,人家不会把这些精制米面当作主食来吃。在法国料理中,米面只是分量极小的头台前菜!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Rozin 教授的研究发现,法国食物份量,要远小于其他国家:
软饮料包装,比美国的少 48%;
热狗,比美国的尺寸小 37%,
糖条,只有美国的 3 分之 1 大。
3、 细嚼慢咽,认真品尝食物
法国人吃饭细嚼慢咽,值得我们学习。

要知道,法国人的午餐休息时间,长达 2 小时。这比大多数国家的 1 小时午餐时间,多了整整一倍。有研究数据表明,法国人哪怕是吃麦当劳,平均都能吃到 22 分钟,而美国人只有 14 分钟。
当然,我不是说让你像传统的法餐那样,一顿饭吃到 3、4 个小时。但是你也可以适当增加吃饭的时间。

因为细嚼慢咽可以帮助你控制食量。
来自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的 Gavin Bewick 研究发现,当你开始进食,直到大脑意识到你吃饱了,需要至少 20 分钟的时间。

如果你吃太快,你的大脑根本来不及意识到你已经吃饱了。你会不小心额外多吃很多食物,甚至多吃 2-3 倍。
仔细想想,你有多少顿午餐和晚餐,是在路上跑着,是在办公桌前坐着,狼吞虎咽或者胡乱凑活过去的呢?你有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么?

多嚼一口,多品一下,就是一个新的世界。
你可以中午抽出 1 小时,静静地找个座位,暂时放下手机,远离工作,认真咀嚼、品味你的食物。
4、 不吃零食,爱运动
最后一点:法国成年人,基本不吃零食。
法国小孩会在每天下午 4 点左右吃点小零食,他们的零食,大多也都是新鲜的水果、坚果和纯巧克力。

除此之外,法国人还很喜欢运动,他们每周会保证 3-4 次,每次 30-60 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嗯,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法国人的饮食习惯,和野兽一直倡导的饮食习惯不谋而合?
多吃健康脂肪,
多吃海鱼,多吃坚果;
多吃发酵类食品,尤其是奶酪;
减少米面的摄入;
细嚼慢咽,给大脑一个告诉你吃饱了的机会!

不知道你看完法国人的饮食习惯怎么想,我反正是已经跃跃欲试了。
如果你能参考法国人的饮食,改变自己的生活,
你也可以活得像她们那样精致、优雅;
或像他们那样俊朗、有型。

加油!
一点小改变,你也可以拥有健康、快乐、有质量、有品位的生活!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回复「吃」获取一份简单的低碳水食谱!

参考文献
[1]Wilkins, Elizabeth, et al. "Europea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tatistics 2017." (2017).
[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ivszjwQVgE
[3]Ferrières, Jean. "The French paradox: lessons for other countries."Heart90.1 (2004): 107-111.
[4]Ruidavets, Jean-Bernard, et al. "Patterns of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in culturally divergent countries: the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IME)."Bmj341 (2010): c6077.
[5]https://www.healthline.com/nutrition/red-wine-good-or-bad#section8
[6]Leosdottir, Margrét, et al. "Dietary fat intake and early mortality patterns–data from The Malmö Diet and Cancer Study."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58.2 (2005): 153-165.
[7]Farchi, Gino, et al. "Diet and 20-y mortality in two rural population groups of middle-aged men in Ital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50.5 (1989): 1095-1103.
[8]Ducimetiere, Pierre, et a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middle-aged Frenchmen: comparisons between Paris Prospective Study, Seven Countries Study, and Pooling Project."The Lancet315.8182 (1980): 1346-1350.
[11]https://frenchwomendontgetfat.com/french_manifesto/avoid-what-demands-too-much-effort/
-
mom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11-27 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