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爱。
微信公众号:风茕子(ID:gushirenxing)
195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尔贝·加缪,是我非常迷恋的作家。他写《局外人》的时候只有26岁,外界的评价说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鼠疫》,但我还是最喜欢《局外人》。小说讲述了一个冷漠男人的荒诞故事:“我”的母亲死了,“我”去奔丧,在母亲的遗体前,“我”喝咖啡、吸烟、做爱,都是对死者大不敬的举动。后来“我”因为意外杀了人,“我”上了法庭。真正的小说出现了,法庭并没有论证“我”为什么杀人。加缪写的是,法庭在这个时候必须证明“我”在母亲的尸体前到底有没有喝咖啡、吸烟、做爱。如果这一切得到了证明,那么,“我”只能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家伙,“在心里就是一个杀人犯”。只要证明了“我”是精神上的“杀人犯”,“我”是故意杀人还是过失杀人就不重要了。
其实主人公的这种冷漠,是因为害怕自己孤独无靠,他将自己设定成这个世界的“局外人”。
喜欢他,也因为他有些颓的人生观,他在作品里有一些名言:
1,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2,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
3,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比我们杰出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相反,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我们并不希望改掉弱点,只希望受到怜悯与鼓励。
4,“明知终有一死”使得我们的人生活得像个笑话。
5,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6,没有对生活绝望过的人,很难真正了解生活并热爱生活。
7,要了解一个城市,比较方便的途径不外乎打听那里的人们怎么干活,怎么相爱,又怎么死去。
8,忧伤者有两种忧伤的理由,要么他们无知识,要么他们抱希望。
9,人生苦短,我已经没有时间去对我不感兴趣的事情再产生兴趣。
10,不被爱只是不走运,而不会爱是种巨大的不幸。
11,我们既无力作恶亦无力为善。
12,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值得人们为了它而舍弃自己的所爱。然而,现实中的人们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事物,大都舍弃了自己所爱。
对加缪来说,人的存在是一个永远值得思考和求索的命题。
网上这样形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更感到前途渺茫,于是荒诞哲学应运而生。存在主义哲学对于“荒诞”的解释是: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在存在主义文学中,加缪无疑是将这种状态表现得最惟妙惟肖的作家。”
这段点评很绝。
可惜一个这样天才的作家只活到了47岁,便因车祸意外死亡。当时他还拿着未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的手稿。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走在艺术巅峰的人,在性方面特别活跃。比如加缪在去世前两天,曾同时写了四封情书给四个女人,让她们等他回巴黎。
作家半梦曾写文章分析过加缪私生活放荡的原因,他认为加缪之所以沦落到此,都是为了报复第一个女人的不贞。
加缪的第一个女人西莫娜是他20岁时结识的,曾被称为“全城最美的女人”,他为之倾倒,苦苦追求,终于走进婚姻。但西莫娜吗啡上瘾,就在加缪努力帮她戒掉吗啡的时候,逮到她和医生滚床单,因为这样她就可获得更多吗啡。也就是说她之前所谓的吗啡减量都是假象。
在一次次痛苦和原谅之后,加缪还选择了放手。西莫娜嫁给医生,又嫁给富商,最终沦为娼妓,并拒绝加缪的援手。
加缪痛苦地在日记本中写道:“山茶花压垮我们的桌子,提醒我们,梦中的春天,与恐惧的死亡是相当的。我是谁,我是相信这一切的人吗?”
人们认为加缪的堕落是从此开始的。我并不认为如此。一个人受过伤害再去伤害别人,就有理了?不是的,一个天才作家,他天生对情欲有不一般的理解。他并不是想找一个普通女人过一生,他要找虐。虐,是作品的来源,尽管他们自己并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奋不顾身去追“全城最美的女人”,并且明知道她有毒瘾,还不贞,他怎么不找个经济适用女?他在情欲上有奋不顾身的劲头,这是他创作的源泉。
第一次离婚之后的加缪可能也被折腾累了,确实又找了个经济适用女,但又觉得她太闷,他出轨了。
他的出轨导致第二任妻子患上严重的抑郁症,在精神病院治疗期间,我查遍了资料没有发现加缪有探望过。他只说对不起第二任妻子,他并不爱她。
真是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
此后加缪疯狂约会,历史上有确凿记录的,有演员、有白领、有妓女。直到他临死之前,还在给她们写情书。
这件事成了天下笑柄。
可是如果你读过加缪的书,你不会笑话他。你能体会到他的孤独。就算他被列入“渣男”的行列,我对他,仍是同情。电影《大卫戈尔的一生》里有一句台词,女子将死,男主和她做了一次,最后,女子说:“不要拿出来。”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那种孤独。只有这一刻你是真实的,你存在于我的身体里,你抱着我,看着我,我们如此接近,我的灵魂有所皈依。
这里不得不提到马尔克斯,他最好的作品,我也不觉得是《百年孤独》,而是《霍乱时期的爱情》,他写尽了爱和滥的所有模样,让后人无从可写。后来他的回忆录出版,也有不为人知的混乱情欲。这些情欲在他笔下娓娓道来,并非那么天理难容。
就像乔布斯成功以后,谁也不再追查他早年贩卖自制电话卡的犯罪行为。他留下来的是千古伟业,他的瑕疵已被忽略。
有钝感力的人,创造不出那么精锐的东西来,而敏锐、神经质、桀骜不驯的人,创造力惊人。
这是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整体的品质。我们无法将一个人的成就和罪恶一一剥离。
“道德”有时候会在我们评判伟人的时候变得模糊。每一个时代,这个词的意义也在更替。旧时女子要裹脚,出轨要被浸猪笼,寡妇若终身不嫁可立贞洁牌坊……有对错吗,我们站在土地上时方可辩驳,我们悬空俯视便发现并无标尺。
回到加缪,以目前的道德观来讲他是“渣男”无疑,但从感情上来说,他同时也是自己的受害者。他对自己、对女人,不停地施虐,以激烈的方式与生活对抗,暴力寻找存在感。靠着这种放纵,惊痛他对生命最深处的感受,最终将他的文字推向夺目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