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知道原因了
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中写到的被溺爱的孩子就是我吧???
我总算知道原因了…我这种恶劣的性格,想让别人把自己当作唯一的想法…?
我是个独生女,父母从小围着我转,恰好我从小学习成绩也不差,夸赞不断…
可是我没有学会怎么与人合作,怎么融入除了家庭以外的群体。或许我连家庭这个群体也不曾融入。我们家的状态应该是更倾向于以我为中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母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现在赚钱都是为了你…或者是,我留着这些东西干嘛以后都是要给你的。
所以我好像上高中前,觉得这种赠予是理所当然的,我没有把家人当作合作的对象,而是可以随意索取的人。所以我在这方面是自私的,这是必然的。我发现这样的我对父母缺少了关心,离开家庭这个组织,我对别人也没有特别的感情,我只关心我自己。或许有时候会对别人付出,但这仅仅是为了提高在ta心目中自己的地位,让ta对我感恩,觉得我是独一无二的。
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心态发生了一些改变吧。我发现我对父母给予关心不是因为我要有一个优越的位置,因为作为独生女在父母心目的地位是不可动摇得了,而是我感情的某种流露。并且爱家人这件事情让我在精神感到了愉悦。
另外一个后遗症大概是…我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并且极其害怕尝试新的挑战,也是源于害怕失败。从小到大的夸赞声像是把我放置在一个填满蜂蜜的罐子中,也许失败就像一滴苦味的胆汁,一旦落入我的蜜罐,整罐的蜂蜜会变得索然无味。也就是当我面临一次小小的失败时,我就很容易走向偏激,觉得整个人生都是无味的了。也是阿德勒说的那样,我的自卑没有得到现实补偿,获得了巨大的落差。
所以为啥说自卑与超越好看呢!!!太好看了!!!认识自我的真经啊!!!(这个有点夸张了)
这本书我还没读完,大概还有两章左右,等我全部读完再做一个总结叭。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