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光提问题,要提解决办法”
“不要光提问题,要提解决办法”
这是更换院领导时,学校领导给院里老师们开会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会后大家一致觉得领导就是个老油条,又把问题推给了老师们,如果学院的所有问题老师们能想出来解决办法,还要你领导干啥。
吐槽完后大家又回归到往常的生活步调里,所谓的转时态、转语态、转心态在每个人的脑子里雁过不留痕。
今天早晨,我和LZ说孩子过敏,去医院看皮肤科,去青云轩做泥灸调理身体时候,她讲了她闺女暑假满脸疙瘩去看中医的经历。
中医都很强调养,强调忌口,强调少给孩子吃冷硬甜,要多吃蔬菜,怎么也要做到一份主食,两份蔬菜的比例。
这个观念和青云轩的一样,青云轩郭大夫一直和我们强调孩子不吃粗纤维的蔬菜,拉粑粑就不好,粑粑不好,毒素就会在身体累积,日积月累就有毛病了,也是让多吃蔬菜。这个说法和我婆婆的做法完全不同。
我婆婆做饭经常是一大碗面条或者一大碗不烂子,一大碗焖面,里面几根菜,甚至完全没蔬菜(山西的不烂子就是把土豆擦成丝拌上面粉后蒸熟,然后用鸡蛋炒。吃不烂子的时候我们家是没蔬菜的)。 这两天我说她菜做少了,她还觉得孩子吃不完那么多菜,还去郭大夫那里找认同,说郭大夫讲了,孩子吃饱就行,不用非得吃多少菜。
当时我就说,你先给他一大碗面条,然后再吃菜,可不就饱了吃不了。你得先让他吃菜,吃完菜再吃主食 或者是同时吃但是主食别吃太多。要不吃的和往常一年,身体怎么会变化。她不吭声了。
我和LZ吐槽的时候,LZ说她们家属于是她爸爸做菜很少做绿叶菜,还有就是菜量太大,总剩,所以她老公跟她说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就告诉她老公,别光提问题,想解决办法(果然不愧是搞行政的,哈哈)然后他老公就开始经常自己买一堆绿叶菜回家,买回家后老丈人自然就做了。
对于菜量大,每次都剩饭这个问题呢,她就实行分餐制,菜出锅后就分到每个人的盘子里面,这样,大家就多吃菜少吃主食了。问题KO。看来解决奶奶做菜少的问题也可以这样分餐制来解决,把我和孩子要吃的菜分出来,剩下的奶奶不够吃了就会意识到自己菜做少了,下次就会多做。
还别说,我突然觉得领导这句话也不完全是油。尤其是对于家庭里面,老人的生活习惯早已经养成,很少能够听取别人意见的,那么只能是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光说没用。想让她多炒青菜,就把青菜给她买回家,甚至给她洗出来切出来(奶奶不爱做鱼,从来没有自己主动买过鱼,所以我想吃鱼都是自己去买,自己做),甚至自己做饭(在我们家这个有难度,因为我只要在家,孩子绝对粘我,我偶尔做一次饭,孩子就去厨房抱大腿,只能炒一半后扔给奶奶)或者分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