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知识1
摄友们喜爱相机,所以也就给相机和镜头们起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名字。最关键的是,当摄影老鸟们聊起器材来,没人说镜头型号,满嘴的器材昵称。仿佛一种行业黑话,你要是想跟人家聊,这些一定要知道。
今天我们就来细谈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镜头「经典黑话」。希望看完今天的文章以后,你对常用镜头有了更好的了解,也能在各种平台上与发烧友们更好的谈笑风生。
狗头 & 牛头
图 1:红圈狗头表情包
「狗」代表的是光学素质一般的镜头,而「牛」代指的是光学素质优秀的镜头。现在「狗」和「牛」的代指越来越宽泛,比如部分光学素质尚可但是没有特色,或者做工一般的镜头也会被称为狗头。
套头
图 2:佳能 APS-C 相机的套头 18-55mm f/3.5-5.6
「Kit Lens」意思是随相机出售的镜头,一般覆盖了标准焦段和一点点的广角和长焦,最大光圈一般是 f/3.5-5.6,也就是说广角端 f/3.5 长焦端 f/5.6,成像质量不是很好,也就是说这个头很「狗」,做工也比较廉价。如果你现在不知道什么是光圈也不要紧,很快我们就会谈到。
当然高端相机里也有把大小三元作为套头的例子,那就另当别论了。
那么什么是大小三元呢?
大三元 & 小三元
别误会,这说的可不是麻将的胡牌方法。
「大三元」和「小三元」分别指的是覆盖了广角,标准,和长焦焦段的三支最大光圈恒定为 f/2.8 和 f/4 的变焦镜头,各家在焦距上会有细微的差别。
这几支镜头在焦段上有着很好的覆盖,光学素质也相当优秀,可以说是各家变焦的拳头产品,大三元在价格上会比小三元高。这三只镜头
这个概念不仅仅在国内被人经常谈起,在海外也有相关的概念。
大三元:
佳能:16-35mm,24-70mm,70-200mm
尼康:14-24mm,24-70mm,70-200mm
索尼:16-35mm,24-70mm,70-200mm
小三元:
佳能:一般认为是 17-40mm,24-105mm,70-200mm,不过新近推出的 16-35mm 和 24-70mm 也有人将它们包括在小三元里面
尼康:16-35mm,24-120mm,70-200mm
索尼:16-35mm,24-70mm,70-200mm
红圈,金圈,小蓝标,小橙标,G 标
图 3:红圈,金圈,小蓝标,小橙标
红圈指的是佳能的 L 系列镜头,L 代指 Luxury,镜头上最大特征是一圈红色的装饰线;金圈指的是尼康,适马带金圈的镜头;小蓝标指的是 Zeiss 镜头;小橙标指的是索尼的 G Master 镜头,又称「G 大师」镜头,「G 标」则是索尼 G 系列,略低于 GM 镜头但高于普通镜头的镜头级别。
这几类镜头一般都代表了这些镜头厂商的最高水准:用料奢华,*有的镜片甚至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要昂贵,做工优秀,一般带有防尘防泼溅功能,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可靠地工作,光学素质优秀,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都有着极佳的锐度。
预算足够的情况下,选择这类镜头总是一个很靠谱的选择,除了——红圈狗头?
咳咳,最开始,「红圈狗头」指的是买普通镜头并用红笔在镜头上画个红圈聊以慰藉的行为,后来因为部分红圈镜头并没有达到发烧友们期待的画质,也被称为「红圈狗头」。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佳能第一代小三元里的 24-105mm f/4,它的边缘锐度非常一般,比起它的大三元兄弟差了太远,第二代有了很大改善,或许红圈狗头这个词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人淡忘吧……
炮,白炮,黑炮,钢炮,竹炮,电磁炮……
「大炮」指的是长焦镜头,一般指 70-200mm 或更长的镜头,这类镜头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拍的远,口径大,重量重。
图 4:佳能 800mm f/5.6 IS USM
图中的 800mm f/5.6 是笔者有幸体验过的最长的镜头,这类超长焦配合旗舰速度机进行拍摄的确有着非同寻常的魅力,当然,价格也是非常高昂的,比如图中这套设备现在京东售价 ¥126,499。
佳能
佳能的远摄镜头一般都是米白色涂装,被称为「白炮」。佳能的「大白」指的是 100-400mm f/4.5-5.6 这支镜头,「小白」则是大三元里的 70-200mm f/2.8,「小小白」对应小三元里的 70-200mm f/4。
在小白和小小白更新的时候,佳能加入了 IS(image stabilizer,图像稳定器)技术,这两支镜头也就升级成为了「爱死小白」和「爱死小小白」,「爱死小白」的第二代被称为「爱死小白兔,即 IS 小白 Two」。
尼康
大厂之间总是有不少爱恨情仇,尼康远摄镜头和佳能采用了相反的使用黑色涂装,所以被称为「黑炮」。
尼康恒定 f/2.8 光圈的 80-200mm/70-200mm 变焦镜头一共出了七代,前三代是「小钢炮」,没有马达。
加入马达和多种特殊镜片的第四代被称为「大钢炮」,体积硕大,用料奢华,光学素质比竞争对手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结果……因为成本太贵生产一万多支以后被迫停产。
尼康: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第五代更像是在控制成本和高超性能中间寻求一个平衡的产物,这一代加入了 VR 技术,(Vibration Reduction,减震技术),镜头后端逐渐缩小,像竹节一样,于是外号改为「小竹炮」。而对应的 70-200mm f/4 的版本就是「小小竹」啦~
第六代用料比第五代有了提升,体积也略微变大,被称为「小竹炮二代」或者「大竹炮」。
第七代换用了电磁光圈,于是外号又变成了「电磁炮」。
索尼
索尼的长焦同样采用的是白色涂装,不过和佳能的白色有细微区别。索尼是亮白色,而佳能的更偏米色一点。索尼的长焦镜头外号上和佳能类似,「大白」「小白」「小小白」指的都是相似规格的镜头,索尼镜头的光学防抖技术为「Optical Steady Shot 光学稳定拍摄技术」,太过拗口,没有外号。
一镜走天下/一镜走天涯/驴头
图 5:索尼 FE 24-240mm f/3.5-6.3
这类镜头一般有着非常大的变焦范围,往往能从广角覆盖到超长焦,在旅行时带上非常方便,但光学素质比较一般。毕竟物理定律摆在那里,在控制体积,光学素质和变焦范围里,总得牺牲掉一个。
旅游的人叫「驴友」,那驴友用的头,自然也就是「驴头」咯……
空气切割机
图 6:尼康 200mm f/2 样片
「空气切割机」指的是尼康和佳能 200mm f/1.8 或者 f/2 规格的定焦镜头。这个焦距配合如此巨大的光圈,可以实现非常迷人的主体剥离效果(Subject Isolation),焦内锐利的同时焦外非常柔软,就像把被拍摄的主体从空气中生生切割出来一样。
这个规格的镜头直径往往很大,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小胖」。
小痰盂
图 7:佳能 50mm f/1.8
小痰盂,最开始特指佳能 EF 50mm f/1.8 镜头,后来引申到所有最便宜的标准镜头(Normal Lens),一般规格都是 50mm f/1.8,做工廉价,价格低廉,对焦慢,噪音大,但却有着 1.8 的大光圈。
这个镜头是很多人在套头后购入的第一支镜头,有很多人对焦外和定焦的认识,也是从这支镜头开始的。
百微
图 8:微距镜头样片
焦距为 100mm 左右的微距镜头,微距镜头的设计使得它可以在特别近的距离上对焦。
定焦/广角/微距无弱旅
另一个说法是「定焦/广角/微距无狗头」,意思就是这类镜头普遍素质不错,没有特别坑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