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敢于在涮毛肚时松开筷子的人,都是狠角色

吃火锅,是一种试探。
锅内锅外,可分异己。
有人偏爱清汤,有人觉得不吃老油就不算吃火锅;有人喜欢海鲜,视内脏下水为异端;也有人把猪脑鸭血当做火锅中不足为外人道也的精义……

在火锅里,有这么一支派别,特点就是“心照不宣”。
对它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之前网络上曾流行过一张“火锅时间表”,让很多人恍然:时间不多,吃再多火锅都是白瞎。
大概是源于对“大锅”的误解,火锅也一度是作为大杂烩的附属而存在的。什么东西只要一股脑儿倒进去,煮熟了就能吃了呀。至于味道么,取决于你来自南方还是北方,偏爱香油还是麻酱。
其实火锅才不是这么不考究的,如果真要刁钻起来,你会发现,料理界也许在没有再没有比它更讲求时间的了。
比如前几天,作为火锅中“守时一派”的代表角色——毛肚就登上热搜,算是给所有瞧不上火锅的人一记响亮耳光。

正如网友们说的:
每一个敢于在涮毛肚时松开筷子的人都是狠角色。
在火锅界,毛肚有一个传说——七上八下,意思就是8次放下,7次捞起。当然,这可以视为是毛肚的“人设”,想说的其实就是:别让你的毛肚涮老了,烫上十几秒就能吃了。
很多人不懂毛肚的妙处。这种长着细密小刺儿的食物,没什么味道,嚼起来也颇为费劲。到底好吃在什么地方?!
在我看来,毛肚的好就在于“心照不宣”。
当你夹起一片毛肚,将其置于红油热汤中,每个人心里也许都有一个秒表。滴答滴答滴答,时间精确到分毫,在某个瞬间,铃声大作:没错,就是现在,这就是毛肚最好的时刻。

当然,能听到这一刻的唯有你自己。这恐怕也是毛肚最大的意义:在这样一张热闹得留不出一点空间的餐桌上,居然还有这么一块毛肚大小的地方,能容得下你内心隐秘的乐趣。有点像做了一件无伤大雅的坏事却没被发现,得逞而愉悦。
也曾遇到过一些朋友,吃毛肚的时候大大咧咧,一整盘齐齐倒下。呃,说实话,那一刻的心情是相当无助的。

其实火锅中不仅毛肚如此,鸭肠、脑花皆是“时间就是生命”的典范。比如鸭肠微微卷其实就最好,脑花的灵魂就在于抿到嘴里就化开的豆腐质感……
说到底,那些需要人用心照料方能获得的愉悦大抵都是如此。
我倒是愿意相信,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张“时间表”,不是按照谁的专业指导,而是一本写满秘密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