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入门小解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清茶(乌龙茶)和白茶。

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黑茶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
黄茶,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
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茶道六君子(茶艺六用)指的是茶筒、茶匙、茶漏、茶勺、茶夹、茶针。
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茶勺:又称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衡量茶叶用量,确保投茶适量 。
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茶匙:又称茶拨、茶扒 。用于挖取泡过的茶, 壶内茶叶。也可将茶叶由茶荷(茶则)拨入壶中 ,故名茶拨。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挖出茶叶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又名渣匙,可以用来去除茶渣而得名。
茶夹:又称茶筷, 茶夹功用与茶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茶针:又称茶通,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整茶在上。茶针有时和茶匙一体 ,即一端为茶针,另一端为渣匙,用竹、木制成。

1、用茶则挖取茶叶5.5克放进茶壶,茶叶约为壶内空间的1/4的份量,喜欢浓茶的可加入至约壶中一半的份量。
2、把热水倒入壶中,水温约为摄氏90度-100度,如果水太热茶叶易出现烧焦味道,只有老茶才适合用滚烫的热水冲泡。为了让茶壶内外温度一致,可顺势往壶身淋上热水。
3、盖上壶盖,浸泡约1分钟,至茶壶外层的热水收干后倒出。
4、把冲泡完的茶汤倒入茶海。
5、然后从茶海倒入闻香杯。
6、再把闻香杯的茶倒入品茗杯,先观赏闻香杯内茶汤的色泽变化,并闻闻香杯中的茶香,再品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