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春里拾起张信哲
现在的少年听什么呢?Adele? Taylor Swift? Sam Smith? 与流行乐坛脱节好久,说出这几个名字依然诚惶诚恐,生怕成了00后口中的老朽,其实还想说Lady Gaga,Justin Bieber…
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时代,去音像店买9.8元一张的卡带,十来首歌反反复复地听。晚上作业做完躺在床上,认认真真一心一意把专辑从A面听到B面,是莫大的快乐。
记忆中的歌星,大多随时间的流逝黯然退场,纵使一些依然激起波澜——四大天王,周杰伦——毕竟鼎盛不再。现在的少年,有了属于自己的明星。
青春易逝,那份至纯至美的年少情怀却在岁月的侵蚀中被一遍遍地追忆。在青春的岁月中,有一个角落属于张信哲,阿哲。

认识张信哲缘于一次回眸:教室里坐在第一排的圆脸小男生回头对另一个小男生说他又买了一张阿哲的专辑。
“这是我买的他的第八张专辑了。”小男生一脸骄傲地宣布。这一幕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并不是只有我捕捉了这个瞬间,我身旁貌美如花的小女生轻蔑地哼了一声。
从那时起,我印象中有了张信哲这个人。不过,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买他的专辑;甚至,没有想过要去听他的歌。
顶着“情歌王子“的头衔,张信哲最适合貌美多情的男女。带着一副大眼镜的我一意孤行地在堆积如山的习题册中埋葬着青春,乐此不疲,越埋越深;而我同桌流转的眼波穿过我,频频与另一边的眼神交汇。
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从午睡中醒来,Fm101.7反反复复放着一首歌:
我再也不愿见你在深夜里买醉, 不愿别的男人见识你的妩媚, 你该知道这样会让我心碎;
答应我你从此不在深夜里徘徊, 不要轻易尝试放纵的滋味, 你可知道这样会让我心碎,
……
爱如潮水!爱如潮水!张信哲的《爱如潮水》!我的心随音乐砰砰跳动,一种热切的期待随之而来。我所期待的,是为我所不了解的一种感情,在少女的心里,那是至纯至美,神秘向往却不敢触碰的一种感情。
后来,我上高中,周杰伦一夜之间横空出世,大街小巷全都在放他的歌,音像店里堆满了他的专辑:《八度空间》《叶惠美》…那番景象仿佛再早一些任贤齐的《心太软》,周冰倩的《真的好想你》。
在那段日子里,总有不知从哪儿传来的“嘿嘿哈嘿,快使用双截棍“;骑单车的少年,载着少女,轻轻唱起《简单爱》;就连最沉默寡言的学霸,也不经意地哼《安静》。
周杰伦的情,是少年的情,学生的情。他吐字不清,低沉的嗓音说着单车啊,钢琴啊,双截棍啊…那是最单纯,最初始的情;是一个人在情感懵懂时小心翼翼的跃跃欲试;是学习中、成长中的情;是格子衬衫蓝色牛仔裤和不施粉黛的白裙子;是欲言又止,是伸出手又缩回来。
我在周杰伦里沦陷。
两年后回母校,临走时身后有人唤我名字。我回头,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原来不只有女大十八变。两年不见,当年的小男生已比我高出一头,他青涩渐褪的脸上浮现一个属于英俊少年的浅浅微笑。
诧异,惊叹。往日的伶牙俐齿在那一刻被发烧的双颊融化。
”你还在听张信哲吗?” “当然。“ “可是——我们现在都在听周杰伦——“ “好吧。“
后来,我上大学,扔了眼镜,在周杰伦的歌里走进青春,经历了他歌里的一切。原来,当初的向往,当初的期待也不过如此。竭尽全力的最后不过是游戏结束时的Game Over。
我扔了周杰伦,找回了眼镜。一遍遍听《冬季恋歌》的主题曲,张信哲的《从开始到现在》:
难道我就这样过我的一生 我的吻注定吻不到最爱的人 为你等从一开始盼到现在 也同样落的不可能 难道爱情可以转交给别人 但命运注定留不住我爱的人
我开始认识张信哲的情,他的情不属于少年,甚至,不属于青年。他的情属于男人和女人。他是纠结的、伤感的、痛苦的;是爱而不得、恨而不能;是百转千回,千头万绪。
人世间最可怕的不是生死。人最怕的是没有存在感。一段曲折幽深、刻骨铭心的情是绚丽的烟花,是舞台的聚光灯,是永不收官的八点档。
张信哲用柔和的嗓音,深情诉说着那些曲折和伤痛。虽为情所困,为爱所伤,在他的歌声中默默疗伤,却深刻地体验这生命的所在。
岁月的车轮无情地碾过,无论多么辉煌肆意的青春,终将被它抛在身后。年华老去,回首往昔时,除了叹息岁月的痕迹,是否也将暗自庆幸?庆幸那份至纯至美的青春情怀始终没有在人生的种种污浊中黯淡,闪耀着或许微弱却坚定的光芒。
在堕落与美德并存,天使与魔鬼同在的世界,倘若初心不改,则青春不尽。
前几天同学聚会,貌美如花的女同桌挽着听张信哲的小男生。原来,她一直是他的白月光。
白月光,心里某个地方 那么亮,却那么冰凉 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 想隐藏,却欲盖弥彰
P.S. 裴勇俊《冬季恋歌》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