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篇:广场舞APP几乎全军覆没,为什么?

我是半个武侠小说迷。
所以,我偶尔也在武侠小说迷的圈子里面混。
武侠小说迷经常念叨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句话听起来酷酷的。
偶尔有一次,看到有个群友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
我觉得说得挺好。
人扎堆的地方,自然就有生意。
因为有人,就等于有了流量。
有了流量,还有什么做不成的?
但是,现在,曾经被很多人看好的广场舞APP项目,都快死光了。
挺奇怪。
等于有了流量,却依然没赚到钱。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对于广场舞,我是有很深的感触的。如果再年轻一点点,我也会去学的。
为什么呢?
首先,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跳广场舞。跳广场舞是一个非常积极向上、阳光健康、充满活力、美好、正能量的事情。
其次,还可以锻炼身体。
再者,还可以结交新朋友,满足社交需求。
最重要的是,我女儿特别喜欢跳广场舞。
她在家里也跳,在外面也跳,总之听到动感一点的音乐,她就不自觉地跳起来了。
她一边跳,一边笑。
看到她开心,我也特别开心。
晚上,我经常带女儿去广场,因为那儿有很多人跳广场舞,她可以跟着人家跳。
所以,久而久之,我对广场舞也有点了解了。
我带女儿常去的那个广场,人特别多。
在广场跳广场舞的,一共3拨人,分布在3个不同区域,男女老少都有,加起来应该至少有500人吧。
广场上面,另外还有一小撮人在跳花样绳,一小撮人在跳拉丁舞,一小撮人在跳交谊舞,还有几个年轻人在一边跳街舞。
看着他们热情奔放地跳着,我内心经常这样感慨:真是今非昔比啊,好多人都开始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了。
偶尔,我也在想,既然广场舞能一下子聚集很多人,能让人扎堆,那么,围绕广场舞人群做点生意,应该会非常不错的。
以前,一个学生也和我聊过街舞APP,当时我说我看好,并鼓励他去做。
由他的街舞APP,我联想到广场舞APP。
但是,当我了解广场舞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创业团队都已经进入了。那时,我还挺羡慕最先发现这个商机,提前进入了这个市场的人。
可是,万万没想到,没隔多久,几十个广场舞APP都快死光了。
他们挂掉之后,很多人总结了一句话:大妈们的钱不好赚。
但是,依我的经验是,跳广场舞的,很多都是年轻人、中年人,大妈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领舞的往往都是年轻人。
当然啦,我的经验也只能代表我个人。
很可能是因为我看人跳舞的时候,就只关注年轻的,特别是美女,所以,才感觉年轻人比较多。也有可能是我去的广场刚好特别一点,没有代表性。
人家广场舞APP能直接统计到男女比例、年龄结构,所以,我个人的经验多半是错的。但是,也有可能是,愿意用他们APP的老年人比较多年轻人比较少,也说不定,我没有数据。
我们一般都会这么认为:如果用户群体都是大妈,那就注定这个生意不好做。
因为大妈们都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买菜的时候都会精打细算的,所以,她们消费的时候都舍不得花钱。
这也是脑白金做广告的时候,诉求对象是子女,而不是大爷大妈的原因了。
事实上呢,根据京东数据研究院和南都消费研究所共同发布的《2017年老年人网购消费趋势报告》,中老年人网购这两年正在呈现井喷式增长,2016年增长了75%以上,2017年增长了80%以上。
所以,那么多广场舞APP倒下,可能是他们创业的时机没有掌握好,也可能是被自然淘汰掉了。因为,就算广场舞APP探索出了成熟的商业模式,整个市场最终也只能容纳2-3个,那么多跟风而上的还是会倒下。
当然了,现在还有几个做得最好的广场舞APP,依然坚挺。
我个人也特别愿意看到他们做成,毕竟这个事情真的非常阳光健康,非常正能量。
话说当初,我为什么特别看到广场舞相关的生意呢?
因为我认为广场舞特别适合做广告宣传。
以前,我们在线下做广告,不就是在人多的广场做活动吗?
如果你能要到2000个领舞(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广场舞KOL)的联系方式,你给这些领舞赞助一下,或冠名,或拉大旗,或在音响的音乐里面植入,或口播,就可以直接影响到2000x200=40万人(这里是假设每个领舞带200人跳舞,你找牛一点的领舞就可以了)。
估计另外还可以间接影响到40万人,为什么呢?
还有那么多旁观的观众呢,他们也能看见,或听见,而且,广告的投放是以月为单位的,人群是流动的。
另外,一个广场舞大妈通过口碑传播,还可以影响到她全家上上下下好多口人,因为她喜欢唠嗑,有点新鲜事,不说出来不畅快。
如果这么一计算,40万个广场舞大妈,平均每人再影响3人,那就是120万人。
所以,加起来一共影响200万人。
当然了,这是理想状况下的,要求你的策划非常到位,确确实实能让她们自动自发帮你口碑传播。
我们这里还是保守估计一下吧,2000个领舞,一共就算只影响到80万人吧,那这广告效应也是非常可观的。
要知道,在以前,报纸的发行量如果有80万/天,一个版面一天的广告费都是十几万了,所以,广场舞的80万流量给企业做广告的话,一个月至少也值几十万了。
但是,好像没人通过广场舞KOL做过广告。
也没有广场舞的领舞去拉赞助的,一方面,他们独木不成林,另外一方面,他们或许也不屑干这事、挣这点钱。
那些做广场舞APP的创业公司,他们当然也不会专门瞄准广告了,他们普遍是准备做广场舞培训,卖广场舞服装、鞋子的,自己做电商,或做电商导购的,但是,他们的转化率非常低。大妈们“抠门”得很。
如果通过广场舞做广告宣传呢,情况就不同了。
站在企业的角度,如果要投放品牌广告的话,广场舞领舞这个渠道完全可以考虑。
借助广场舞,如果策划得好,你的品牌是可以借此一炮而响的。
依我看,广场舞这个场景还真的特别适合推广某些产品,与健康、运动、活力相关的产品都可以,比如饮料,服装,鞋子。
举个例子吧。
你可以做一个防霾口罩品牌,然后借助广场舞来做推广。
防霾口罩,产品功能上,在保证过滤性与透气性兼备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通过外观设计,将它弄得非常cute。
如果在口罩的外层布上面印上一个非常搞笑的图形,比如一个大嘴巴露出大板牙,再给口罩起一个好名字,然后,送给领舞和大妈们佩戴……传递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活力与精神。
线下通过口碑,线上通过拍摄短视频,同时将你的品牌传播出去。
策划得好,你的防霾口罩品牌就能一炮而响。
如果你嫌大妈们会拉低你的品牌逼格,那么你请几个美女来领舞,拍短视频,线上线下传播,也是可以的。
当然了,对于企业投放广告来说,他们有太多的选择了。
选择广场舞KOL投放广告的话,会存在广告监测问题。
2000个领舞,分散在城市各地,如果你派人监测广告,又要多少人呢?
如果你让领舞自己拍视频或直播进行监测,这又抬高了这个事情的门槛,他们肯定怕麻烦。
如果完全不监测,又怕有的没有执行,或执行不到位。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多大的问题。
你想想那些专门为企业做活动策划的广告公司就可以了,他们经常在各个高校巡回举办活动,他们做一次活动,未必就能影响到一个广场舞KOL能影响到的人数。
还有的就在商场门口做活动,影响的人数也未必有多少。
所以,如果把这个事情作为一个小生意,专门为企业定制举办营销活动,哪怕一场一场地进行,也是可以的。
一个领舞影响到的人往往是一个固定的群体,由他形成的一个圈子,你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市场,尽管这个市场特别小。
在这个小市场内,你的广告重复出现多次,就可以充分地击穿这个市场,充分地影响到他们了。
往大海里面撒盐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往大海里面隔一阵子撒一把盐,隔阵子撒一把盐,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精耕细作,一步一个脚印,才可以把事情做到位,才可以穿透市场,才可以夯实市场。
当这么一个小圈子市场被夯实之后,你再去做下一个就是了。
不过,话说回来,上面的路子,无论是做广告,还是做一个产品品牌,一般都是小生意的路子,风投一般都看不上。
这也是那些拿了风投钱的人,被迫探寻更大市场无果,最后把自己逼上绝路的原因吧。
至于前阵子,阿里巴巴出年薪40万招募广场舞大妈KOL,这个商业逻辑是什么呢?
如前文所述,阿里巴巴也肯定是通过他们的大数据,看到了老年人的网购习惯已经培养起来了,老年人的网购数据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了,才开始布局的。
招募广场舞大妈KOL,可以帮阿里一起研究这个群体,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与需求。
至于后面是通过阿里健康来满足这些老人的健康需求,还是通过聚划算满足他们讲求实惠的需求,还是将那么多广场舞KOL变为他们的导购员,未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