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无意识
«乌合之众»是一部社会心理学的名著,主要对集体行为中的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即群体心理学。所谓群体心理学,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一群聚集的人会表现出全新的特点,截然有别于构成这群人个体具有的特点,个体消失了,感情倾向同一个方向,服从于群体精神统一性法则。
在群体之中,人数会造成个体约束力降低,人们会变得冲动、偏执、狂热、专横,容易屈从于各类暗示和煽动,而这种盲从和狂热会相互传染,最终造成人们丧失理性和批判性,陷入集体无意识之中,随之带来的可能是巨大的暴力和破坏。
先说一下«乌合之众»这本书的缺点,鉴于成书的年代在十九世纪末,不可避免的有一些落后的时代的烙印:
(1) 充斥着赤裸裸的男权主义思想,将女性作为非理性和盲从的代表,如今将会成为女权主义者的靶子
(2) 带有种族偏见,将人的意识与种族遗传联系在一起,“一个民族根本没有力量去真正改变自己的制度”的种族决定论思想
(3) 书中对于教育有一定的偏见,主张受教育者离开书本,去“上山下乡”
(4) 作为一部社会心理学著作,缺少严格的实例和论证,充满着武断的结论
但是,这本书对于集体无意识的描述,虽然略显偏颇,仔细与现实进行对比,但还是很有道理的,这本书的畅销和热捧,就是最好的例证。对于群体观念的操控,需要用到的语言表述需要是措辞激烈、夸张、断言、重复,才能实现最好的“洗脑”效果,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就忠实的践行了这一理论。
下面谈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关于«乌合之众»这本书的主旨,看过很多人的评论,很多人将其与现今群体盲从思想等联系在一起,不得不说他们都错了,这本书的主旨并不是向我们阐述群体无意识这种心理对我们生活和认知的影响。根据勒庞的理论,所有人陷入群体之中,睿智的人和愚昧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每个人都会丧失自己的理性,那么即使我们明白集体无意识的理论,又有什么作用呢?依我看来,这本书的目的,在于教导那些试图操控集体思想的人,为他们提供理论和方法,“面对群体,要么当他们的上帝,要么就一无是处”。鉴于此,将古斯塔夫·勒庞称为“群体心理学的马基雅维利”是恰如其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