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私藏小众景点
查看话题 >跟着NHK《纪实72小时》去旅行(东日本篇)
《纪实72小时》(ドキュメント72時間)是NHK在2006年10月推出的记录片系列。每集都选择一个特定的地点,对那里的人物和事件,连续3天进行贴身跟踪采访拍摄。最后用25分钟浓缩展示72小时里的所见所闻,捕捉日常生活中意想不到的惊鸿一瞥。
这个系列选取的地点有长途车站、献血站、漫画茶吧、出租车内、便利店、大排档等,通过连续72小时的定点观测,力求真实展现日本社会日常现实中的人间百态。 发生在社会角落里不引人注目的事件,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喜怒哀乐.....通过三天对日常生活断面的观测,发现原以为与自己无关的社会现象,原来和自己如此接近。

制作者对于场景游刃有余的把控,精到准确的点评,配以散漫柔和的背景音乐,“像带着眼泪欢笑奔跑”的主题曲,使该片连续十年成为NHK“观众满意度第一”纪录片。《纪实72小时》用多姿多彩的影像,展示了“美丽暧昧”的日本“日常化的真实”,制作者谓之“日常戏剧”。

作为本节目的忠实观众,kokomi跟着NHK的足迹,走访了一些纪录片的取景地。借年终总结的机会,把节日中没有介绍的故事和攻略分享出来,分为东日本和西日本两篇,努力在2018年内完结。
北海道
最北端的公交车站
地点:北海道宗谷岬
在日本最北端之地,千里冰封,寒风凛冽,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因为不同的理由汇聚在一起,共同迎接新的一年。在外工作的大叔驱车回家与亲人团聚;只身而来的高中生想作一场与青春告别的旅行;心血来潮的年轻人只为看这一片白茫茫的大海。素不相识的旅人们相互帮助着、鼓励着、温暖着,明明是萍水相逢却又一见如故,北方无情冰冷的大海似乎也冲不淡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在最北端演绎着一年一度的奇妙景象。

本片因为是冬天拍摄的,体感温度达到零下20度,游客很少。所以从12月至次年4月,当地旅馆和餐厅都停业了。kokomi是在9月底去的,在稚内都还是晴天,到宗谷岬就开始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不久就开始下起了暴雨。听说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透过宗谷海峡,看到对面的日俄争议领土库页岛( 日本称桦太岛 )。

面对着纪念塔的雕像是生活在江户时代后期的间宫林藏,他是江户时代后期的冒险家,受幕府委托在1808年时渡过宗谷海峡到达当时被日本人称为北虾夷、还是中国领土的库页岛。间宫是有历史记载第一个发现库页岛是个岛屿而非半岛的人,也被日本人视为是开拓桦太的英雄。

在宗谷岬周围,你可以发现处处都有“最北端”封号。最北端食堂,最北端民宿,最北端加油站,最北端商店,最北端观光案内所,相当有趣。 在宗谷岬的周边商店限定贩卖「日本最北端到达证明书」,不少人就会专程安排一趟「日本极北之旅」。


北国的学生宿舍
地点:北海道大学惠迪寮
拥有百年历史的北海道大学惠迪学生宿舍,延续了自明治时代起的传统,由入住学生进行自治管理。学生们在这拥有独特氛围的宿舍内把酒言欢,于北国之地书写着自己的青春。

片中介绍的北大惠迪寮,可不是一般的学生宿舍。它的发展与北海道大学的历史密不可分,从创校之初的木造矮房(一部现存于北海道开拓村),后于昭和58年再经改建至今如同网走监狱般的放射型状,属于男女分层混住型宿舍,是日本仅存的四大自治寮之一。中央栋(共用)连接着A,B,C,D,E,F六栋宿舍,每栋楼各有98个房间,真是一组庞大的建筑。

惠迪寮每月寮费(不含水、电、瓦斯)对外国学生4700圆,日本学生4300圆,加上光热、水暖气等也仅一万多日元,宿舍老归老,但是在物价高的日本以这个价格住到这样的房子也是阿弥陀佛了。在看过纪录片之后,kokomi就计划了一场潜入这样一个充满汗水、梦想、与脏乱的宿舍“探险”。

大概因为是周末,没有看到其他的学生进出。还没进大楼,就被道路两旁杂乱停放的自行车吓到,满地落叶,一看就是很久没有打扫,废墟气息扑面而来。

进去后会看到个换室内鞋的鞋柜区,我犹豫了一下要不要脱鞋,因为看到地面非常脏,所以还是决定穿鞋。门口的牌子上写着要办事的人请去事务所,非入住者禁止进入。所以我有点担心会不会被赶出来,小心翼翼地潜入。

这就是中央栋,也是日本学生生治会每晚办活动的地方,活动内容有餐会、电玩比赛、寮歌齐唱、相扑、摔跤、话剧演出、模拟店、乐团演出、烤肉会、喝酒大会。听说过去曾经喝死人,所以已经很少办了。

再仔细看看中央栋,还有床可以睡呢。想象一下一群男男女女喝摊了躺在上面的画面。其实在我拍摄之时也有两个男生在地上睡觉,不知道他们没看到我,还是习以为常,没有人向我打招呼或打算起来。根据北大老师的介绍,学校并不同意宿舍自治,是学生运动时期因学生拒绝学校的管理,而强行变成了自治状态。

再往里走,墙上窗户上到处贴满了各种海报,除了举办活动的海报外,还有竞选寮长的海报。如果喜欢社交,参加活动的话,这里是不错的选择。不好的地方就是靠近厨房的房间有蟑螂,还有房间几乎不怎么隔音,不过通常大家都很安静。

惠迪寮的后面有一片小树林,因为台风的影响树木东倒西歪。加上长期无人打理,像极了凶杀案抛尸现场。其实这一带不算偏,穿过小树林旁的独木桥,对面就是体育场。仅仅是一街之隔,却画风迥异。惠迪寮的探险,让我对日本大学生有了新的认识。

东北
秋田奶奶冰激凌
地点:秋田县国道沿线,超市门口
盛夏的秋田,在超市的停车场或国道沿线会出现撑着显眼的遮阳伞的露天店铺,奶奶们正在卖着用抹刀堆砌的冰激凌,简称奶奶冰激凌。有50年以上历史的奶奶冰激凌,是秋田盛夏的风物诗。盂兰盆节,回乡探亲的人们,吃着怀念的家乡的味道,在想什么呢?
节目跟踪三日拍摄了神出鬼没的奶奶冰激凌。

日文中ババ是秋田腔中的奶奶(おばあさん)的意思,ヘラ则是专用的铁杓。普遍来说都是老年妇女在贩卖,她们拿着铁杓卖冰淇淋,是不是马上可以跟品牌名称联想在一起呢!很有趣吧。

不过,实际上的贩售者并没有任何年龄限制。但听说其实连秋田人也很少看过年轻人在卖就是了。秋田奶奶温暖的笑容不仅会出现在国道沿线,还有各大祭典、中小学生运动会之类的活动场所。特色是会用专用的扁平铁杓,使用粉色(草莓口味)及黄色(香蕉口味)交叉排列出双色玫瑰花的形状。其实遮阳棚也是采用红黄相间的配色。味道朴实复古,极具当地特色。

因为看了这个节目,我夏天去日本东北的时候,特别留意哪里有卖这种冰激凌的。我在田泽湖看秋田犬的休息站,撸完秋田犬的时候,正巧遇到了传说中的奶奶冰激凌。价格200日元一只,后来又买了一次是150日元,所以看人气不同价格也会不同啦。

现作的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和景点门口有卖。听说非现作的在秋田机场、秋田车站也有了。但不管怎么样,都要去秋田才能吃到的特产。

恐山,逝者魂归之处
地点:青森县下北半岛恐山
在日本,人们自古便深信人死后将魂归于山,本期的舞台为青森县恐山,日本三大灵场之一。 在这不似人间的奇异之处,人们相信他们的声音可以传递给逝者,于是有母亲怀着愧疚为未能出世的孩子插上一支风车,有丈夫来倾听妻子生前那未能说出口的心里话,有老人静静地坐着想象父母兄弟还在身边……这集泪点很多,特别是对那些经历过失去的人来说,很容易被感染……

因为看过这部纪录片后,对于恐山的神秘印象久久不能忘却。所以在东北旅行的时候,特地找机会去看看。其实恐山所在的下北半岛位于本州最北部,与北海道隔海相望,从青森出发单程100多公里,来回4个多小时,是一般游客不想去也去不到的地方。那里与世隔绝、恍如异度空间。

前往恐山需要翻过一座山,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行驶时,就会闻到一阵阵硫磺味。恐山其实是一座活火山,但根据地质研究,它在最近一万年都没有喷火的迹象,不过它一直都有排出水蒸气及火山气体。越来越靠近恐山,这里的确有一种无比荒凉的感觉,既没有住家,也没有店铺,说它是连接「那个世界」的地方也不为过。

出了山路,眼前豁然开朗。蓝色的湖泊是宇曾利山湖,就是恐山的火山湖,波涛之中仿佛还在冒着热气。

恐山的停车场旁边是太鼓桥,是前往恐山的入口。一座小石碑上写着「三途川」,这是《地藏十王经》中记载,分隔现世与死后世界的河流。走过此桥后,就进入了恐山的范围。这时候突然变天了,狂风大作,好像预示着什么。

这时候停车场一辆车都没有了,我们还能进山吗?进山口写着每人500日元,当我们把钱掏了出来,工作人员说不能让我们进山,马上就要变天了。我们解释说是从很远的中国前来参拜,请他网开一面。这才答应给我们15分钟。

所以我们抱着又恐惧又紧张的心情冲进了恐山境内。在甚有气派的大门前,我看到地藏菩萨和色彩缤纷的风车。这些风车是父母给年幼去世的孩子设置的。穿过大门后,左侧有些称为「角塔婆」的功德塔,建得越高,越能为先人建立功德。境内除了我们一个人都没有,这里变得更加荒凉了,乌云压到山顶,有些喘不过气来。

再往里走,是一条奥之院参道。和其他参道不同,这条路仿佛建在废墟上面,不知道通往何处,只看到一堆堆石头,那些就是恐山境内的136个大大小小的「地狱」。它们都是以火山岩堆成的,象征先人在地狱内受到的惩罚和苦难。已过世的孩子,因为无法侍奉父母以尽孝道,在地狱要做堆栈石头至自己身高的苦行。

在我们冲出恐山的那一刹那,突然下起了冰雹,这时候感觉工作人员说要变天的话果然很准。在过去,恐山都是在大祭和秋祭期间,才会吸引较多访客。不过,近年来它亦成为了观赏红叶的一个景点。不过,要说到恐山最有名的,还是在大祭期间出现的巫女(イタコ),她们能像「问米」那样通灵,让凭吊者能与先人「对话」。
关东
一晚三千日元的超便宜旅馆
地点: 神奈川县川崎市on the marks
1晚3000日元的超便宜guesthouse是这次拍摄的舞台。可以住下200人的川崎guesthouse,到东京都中心交通方便,所以不仅旅行者,连上班族也络绎前来。因为出差东京市区的上班族,来东京面试的毕业生,聚餐弄到太晚而错过末班车的人,有家但回不去的人,都住在这通过布帘隔开的2个榻榻米空间。这期节目就跟踪采访各种各样人生碰撞的guesthouse。

其实在看到这一集的时候,我正在准备暑假的行程。我需要给自己找一个离羽田机场近,并且便宜的地儿。所以当时根据纪录片中的线索,找到了旅馆的位置。通过booking可以直接预订,上下铺的价格2000多日元,单间3000多日元。酒店评分很高,没有理由不去试试。

旅馆附近有两个车站,分别是川崎站和京急川崎站,步行约10分钟。去羽田机场,可以乘坐Keikyu-Kuko Line线约20分钟即可抵达。前台提供24小时行李寄存服务和储物柜。这些就足够吸引我吗?不,这里的装修风格也很赞。宽敞的客厅,小聚一下的餐厅,都在一楼。

当然,作为大型青旅的前台也可以以流利的英语应对世界各国的客人。听说这家旅馆每月举办5次现场音乐活动,包括爵士音乐活动。其他活动包括英语会话课、周三的跑步比赛以及穿着和服周游川崎。负一层还有一间自助洗衣房和自动贩卖机,这里的配套设施比很多酒店都全。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房间,我预定的是单间,担心上下铺太吵。其实来了之后发现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有女性专用楼层,需要刷卡进入。而且所有的客人都非常自觉,除了地上的鞋子,几乎感觉不到这里住了多少人。

洗手间和浴室不但很干净,数量对比入住的客人也是绰绰有余,完全不需要排队。旅馆周围餐饮店很多,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从车站走到旅馆的街区,属于日本人、韩国人、中国人混居的区域,所以对比日本其他地方要脏乱差一大截。总之这里性价比很高,值得推荐。

东京合羽桥道具街
地点:东京都台东区合羽桥道具街
本期的舞台是位于东京市中心的合羽桥,厨具用品街。这是世界上罕见的专卖店街,从日式、西式、中式的炊具、漆器,到食品模型都可以买到。检查刀具的专业料理人,和独立开业置办整套厨具的年轻人的眼神都非常认真。从以结婚或上京为契机购买餐具的人身上,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生。本期节目在日本第一的厨具用品一条街,记录下三天里的购物故事。

合羽桥道具街距离浅草寺约1公里,步行约10分钟。道具街入口的餐具店大楼上,矗立着已成为合羽桥标志的巨大厨师像。从这里开始全长约800m的路上,约170家店就汇聚于此。

散步前最好先拿上一份“店家导览手册”,很多店家都有摆放,可以免费领取。这里有专卖陶器的日式餐具专卖店,店里展售着五颜六色的碗盘,有田烧、九谷烧等日本代表性名品也一应俱全。陶器向来给人昂贵的印象,但这些店有许多价格平易的商品。

釜浅商店是一家拥有100年以上历史,贩卖菜刀与南部铁器等传统日本料理用具的商店。店内分成展售各种釜、锅等调理器具的楼层,以及专卖刀具的楼层。外国观光客尤其喜欢刀具类。被评为“好像武士的刀”的日本菜刀由锻冶职人精心制作。店员会说英语和法语,无论种类或特征都能详细解释。

大约走到街正中心时,会看到里面摆满大量厨房用品的饭田屋。这家店最大的特征就是贩售许多超专业的特殊用具。锅子、削皮刀、计量匙,每种都有数十种商品可以选择。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是日本制平底锅与南部铁瓶,章鱼烧器或磨山葵器等专业用具也很受喜欢日本料理的人喜爱。

仅次于厨房用品的合羽桥特产,就是代替菜单展示在餐厅店头等的食品模型啦,街上也有多家专卖店。这次拜访的是已创业90年余年的老店元祖食品Sample屋。精湛的制作方法加之职人的高超技术,制造出的模型让人完全分不出真假。这里不仅有餐厅展示用模型,也有加工成戒指、钥匙圈等的小商品。

咖啡控必去的是世界の珈琲とお茶の専门店ユニオン。Union是咖啡爱好者必逛的一间店,里面售卖各种咖啡器具,种类十分齐全,价钱亦合理。

路上走走,一定会注意到象征合羽道具街的日本传统妖怪河童。包括店家招牌等,道具街各处都能看到河童像。日本传说,看到真正河童的人会有幸运降临,所以如果找到很多河童像,说不定也有好运降临哦。

深夜中的大众食堂
地点:东京都台东区莺谷信浓路
位于东京的莺谷, 虽然白天行人稀疏,但到了晚上就会被风月场所的霓虹灯所照亮。在这里,有一家经营了30年的大众食堂。风月店的老板娘、少女漫画家、失恋的建筑工人…有故事的男女们来到这里品尝家常菜,感受暖暖温情。

《深夜食堂 》的日剧看过很多,一个人来日本吃一顿还是第一次。那天是隅田川花火大会的日子,本来也想去看的,但是我低估了日本人民对于花火大会的热爱,当然也包括千千万为了花火大会来日的游客。我开着车一路找,也找不到可以停下来看的地方,所以我想放弃了。

而那时正好在浅草寺附近,离之前Mark过的深夜食堂不远。餐厅的具体位置在莺谷站对面。其实这里是著名的情人旅馆区。听说日本的情人酒店开房很简单,只要带着女孩子,不用任何证件就可以在这里开一间钟点房。当然好多来日本穷游的人,在旺季订不到酒店的时候,也会选择在这里歇脚。

扯远了,餐厅很好找,就是黄色牌子写着定食的地方。这家餐厅最厉害的是竟然24小时营业!所以它不但具备食堂的功能,还有居酒屋的气质。

菜单都在墙上,贴的满满当当。在不是连锁的餐厅吃饭,点菜压力很大。因为只有名字没有图,无法把实物和名字对应起来,常常会闹出笑话来。所以我只找有图的点,虽然会错过很多菜,但总比点错强。

店里面也是男性占据绝大比例。作为一个外国女性,就当自己是外国人,报着什么都尝试一下的心情,不要怕尴尬。电视里播放着球赛,感觉很多客人只点一些食物和一杯酒,就能坐一个晚上。

我在吧台的位置坐下后,发现厨房员工竟然在说中文!感觉一下找到了救星,就和其中一个妹子搭讪。通过她了解到这家店共有4个中国员工。因为在餐厅工作属于比较累的活,在日本请外籍员工比较常见。她给我推荐了店里特色鸡翅,里面塞满了鱼子,另外我还点了猪肝炒韭菜和木鱼花烤茄子。

等菜的过程中,我看到每个喝酒的人面前都有一头烤大蒜,据说沾味增吃很下酒。结账时一共才1000多日元,难怪可以开成24小时营业的人气食堂。虽然没有看成花火,但一个人吃深夜食堂也很棒。
主题曲《 川べりの家》(河岸边的家) 唱到:“人越长大,越容易掉眼泪,是因为一直相信一个人可以活下去,尽管也明白这样会很寂寞,让我们去那温暖的地方吧 。”
kokomi走访《纪实72小时》取景地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西日本篇见。
(公众号:kokomi的私旅行)
kokomi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如何用20条直飞航线,玩遍日本47都道府县? (64人喜欢)
- 日本十大最佳徒步路线,用五感体验风景的旅程 (40人喜欢)
- 废案再生 | 旅东北夏日篇,佐渡金山盆舟,山形樱桃采摘 (10人喜欢)
- 废案再生 | 茨城栃木群马,紫藤粉蝶芝樱,北关东花散步 (9人喜欢)
- 废案再生 | 宫城山形福岛,南东北赏樱趣,复兴建筑巡礼 (1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