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毕业,因生活困窘被迫杀猪卖肉,他如今52岁了现状如何?
每个人都会经历低谷时期,但是能够成功地战胜困难,登顶王座的人,始终是少数。以前会有人为自己的不成功,懒惰和失败找借口,说:那个北大毕业的不还是去杀猪去了。但是,你知道那个杀猪的现在怎么样了吗?你会不会靠他找到一面镜子——照一下自己,是否有了目标,是否有了战胜困难,击败懦弱的勇气。

那个杀猪的北大毕业生叫陆步轩,他在那一年高考,成了文科状元,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人们那个时候可能会想,这样的天之骄子,该有多好的锦绣前程等着他啊!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算他再有才,也得向生活低头。
1989年,从北大中文系毕业的陆步轩被分配到长安县的柴油机场工作。由于地方小,人际关系复杂,陆步轩的事业发展并不顺利。就这样坎坎坷坷地,到了34岁的时候,他因为生活的窘迫,被迫选择了一个对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屠夫,一个并不太“文雅”的工作。

当然,他并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他更向往“书桌”,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太辛苦,一年到头,朝九晚五,但是他毕竟也是个才子,在杀猪的各个方面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他的生意开始变得红火起来,那个时候,1999年到2003年期间,他一天能卖出12 头猪,这无论是在那时,还是现在,作为一个个体户,已经很了不起了。
那么是什么让他的人生发生了转机呢?有句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2003年,他的事被媒体报道出来了,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都在讨论,从名牌大学出来又有什么用呢?不还是在街头卖猪肉吗?
但是所有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一方面社会的曝光,让陆步轩痛苦,让他感到丢脸,以至于在13年他回到母校做演讲的时候说到:“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虽然当时的北大校长说:“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并没有什么不好。从事细微工作,并不影响这个人有崇高的理想,北大可以出政治家、科学家、卖猪肉的,都是一样的”。但是也没有安慰到他。

另一方面,媒体的报道等于是免费地帮他做了个超级广告,又因为他卖的猪肉不注水,卖的是品质猪肉,人们信得过他,一时间,他的店铺变得异常忙碌!这为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他的一个档口一天能卖出20头猪,那个时候他一个月赚的钱就已经比北大的教授的月工资高太多了,他不算是失败的,最重要的是,他还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他的师兄陈生,因为媒体的曝光,陈生找到了陆步轩!在那之后他才算是脱离了在菜市场叫卖的生活,开始了杀猪行业的创新,成为了一位杀猪教导者,之后陆步轩出书——《屠夫看世界》!
他在书里面写到:“人生,最不能放弃的,是不断的自我成长。”
“即使你是卖猪肉的屠夫,只要你永远不丢失奔跑的心,只要你腰上的剑磨锋利了,你就有成为牛人的希望。”

陆步轩的师兄,北大学经济的陈生,跟陆步轩不同的是,这位师兄可是比陆步轩的起点好太多了,因为陈生是学经济的,所以在做生意上有两把刷子,一开始下海经商,靠着房地产赚了一大笔钱,还打造了“天地壹号”苹果醋,所以说他还是很成功的。
有一天他发现现在的猪肉不如以前的口感好了,同时他又发现土猪市场的空缺,更巧的是,他在这个时候发现了陆步轩,陆步轩也给了他很多帮助。
2014年陈生回到乡里,给村民每户都建了座别墅,并给他们分配了猪去饲养,让他们每年都能赚到十万。这可真的算的上是衣锦归故乡。2016年他又把土猪放到互联网上“飞一会”,他真的做到了“杀猪大户”!

那一次陈生和陆步轩一起回到了母校,他说到:“演员不仅有漂亮的,还有赵本山、潘长江那种长得不好看的丑角,我们就是北大的丑角。我们没自杀、没跳楼、没出国,但是我们是正面的。”
16年陆步轩把土猪行业放到了互联网的大船上,更是让他的人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其实命运对我们有什么不公呢?它让你去杀猪,有可能只是给你一个成为百亿富豪的机会呢?重要的是在生活不如意,最失望,最黑暗的时候,你能够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且这样勇敢地走下去!
喜欢这篇文章的记得点赞加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