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生命的节奏
刚开始学跳舞的时候总是把节拍和动作记得很死,每个动作的力度和频率都几乎一模一样,无论歌曲的旋律是如何的,跳出来虽然没有错,但总觉得没有灵魂。后来老师特意强调要根据旋律来调整每个舞步的节奏,虽然舞蹈的每个节拍都是等同的,但旋律的不同需要舞者不断地调整动作的高低快慢,否则跳出来就会像机器人一样。只要理解了舞蹈的节奏,把自己的理解和个人特色融入进去,才能够给观众诠释这个舞蹈的含义,而对舞蹈节奏的把握,往往体现了舞者层次的高低。
而其实我们的生命也如同舞蹈一样,有轻重缓急,有高低起伏。
最近跟几个朋友聊天,发现大家都对30岁这个事情有着莫大的恐惧,觉得很快就到中年,而无论是工作、对象还是房子都还没有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似乎自己很快就要成为一个Loser。而其实大多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在快30的时候面对着巨大的焦虑和自我怀疑,以为日子就要这样平淡无奇地过下去。但在这个时候反而是应该静下心来,放慢节奏,仔细地扣问自己的内心:对于生活,我们应该抱有什么样的期待?对于自己的人生,我们想要怎样的经历和收获?而不是一味的push自己或将自己的步调向同龄人看齐,毕竟每个人的节奏不同,当然不能相提并论。
以前总觉得生活就应该一直昂扬向上,每一年甚至每一天都应该不断地按照相同的甚至更快的步调不断向前,经常每一天给自己安排的满满的,而这种紧绷的生活持续个几周之后,就懈怠下来了,直到下一次恍然想起才又重新来过,所以总是效率很低,一件事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无法取得多大的进展。其实从一开始做计划的时候就对这个事情理解错了,计划中应当将休息的时间和中间懈怠的时间考虑进去,不在倦怠期给自己安排过多的工作,而只有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节奏有良好的把握,才能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计划。
其实古人早就将这种智慧隐藏在二十四节气中了,古人根据节气劳作和休息,不在不适合的时候做徒劳的工作,而是要顺应大自然气候的循环往复来耕作甚至调理身体。在农耕社会如此,现代社会也是如此,只不过我们依据的不是节气而是经济周期。
中国近几年来经济下滑,面临着每十年一次的朱格拉周期,甚至有人认为叠加了康波周期,外加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大部分中国的企业都面临着艰难的日子。而这个时候其实应该调整心态,放慢企业的发展速度,采用以“守”为主的心态,不盲目扩张,不盲目并购,将精力向公司内部治理和研究开发方面倾斜,通过修炼内功,以期在经济好转的时候再重新攻占市场。
生命如歌,或许可以有另一方面的理解:生命都有着固有的旋律,随着旋律的高低起伏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步调和心态,在低处坐看云起,在高处伸手揽月,人生才可超然随性,而不在每日的蝇营狗苟丧失了自我。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夜码字的小葵花”,或扫描以下公众号添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