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你好。第一次日记,写一个“雨瘾者”
第一次在豆瓣上写日记。2015年1月开始到2018年11月,四年间在自己的电脑上手敲下18万字的手记,点点滴滴是大学毕业独立生活之后遇到的波澜壮阔,与内心的波涛汹涌,没想到,这回要在一个叫豆瓣的公共平台上写日记了,多半是因为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些可靠的人——可靠的笔友、老乡,一些有稀奇古怪共同爱好的灵魂。让我相信,这是一个可以和有趣的灵魂不期而遇的地方。
我喜欢听雨。英文里有一个词对应这种喜欢听雨的人,叫pluviophile,被翻译成“雨瘾者”。作为一个英语专业出身的人,我竟然怎么都记不住这个词,困难的部分主要是前缀,pluvio,这是个什么东西。直到后来,有一阵子,有一位老爷爷,每天早上免费给我上法语课,有一天下雨了,他教我法语中,雨是pluie,雨伞叫parapluie。我才想起来,这个“plu”是法语中演变过来的前缀。
听雨本身是一个很私人的爱好,而且很小众。我喜欢在下雨天出门。今年生日那天,北京下了小雨,天空阴沉沉的,但空气比前几天清新。我便邀了一个友人出门。在中关村的食宝街外的步行街上,我由衷地感叹:“今天天气真好。” 这位耿直的朋友当时就傻眼了,打着伞,指着阴蒙蒙的天空问我,“这天气叫好?”她那副惊慌的表情,仿佛我是个外星人,说的不是人话,把我逗乐了。我心想,一个不喜欢下雨的她能够在下雨天陪我出来,真是很够朋友呢。
我从小生长在南方。江南一年四季多雨,尤其梅雨季节更多雨,到了夏天有伏旱,只有台风来的时候才有降雨。我从小上学,书包侧兜就一定会插一把雨伞,因为谁知道哪天没带伞就下雨了呢?每到炎热难熬的夏天,我就在蝉鸣中期待台风。中学的时候,我开始发现只要一下雨,同学纷纷往回走,我就忍不住打起伞,走出教室去校园里溜达。自己一个人,一把伞,还有,身边满世界的雨滴,和隔着雨帘子的青绿的树。这个经常可以得到满足的爱好在来了北京之后,就幻灭了。刚来北京的第一个学期,我还保留着书包里插伞的习惯,结果一天都没有用到。我带到北京的第一把雨伞,最后以闲置自动脱线宣告寿命终结。其实北京的雨多集中在夏天的傍晚五点钟。但大学四年间,鲜少有整个暑假在北京,更无从在北京听雨。直到工作之后,我才发现了这个雨神在北京出没的小规律。
第一次跟人坦露自己喜欢听雨已经是工作三年后了。对象是前男友,只是电话聊天的时候云淡风轻地跟他提了一句,我喜欢听下雨的声音。后来有一天,我跟他说,今天下雨了。他说“你不是喜欢听雨吗?”我才知道他真的有听到心里。后来他去了汉堡读书,几乎天天跟我说,今天外面又下雨了,很不舒服。鬼天气。我竟然惊讶得不得了。我很遗憾下雨没有能够给他带去宁静和欢乐感。后来分手了之后,聊起我和他为什么会分手,我曾坚定地认为,是他在关系中没有我努力。他说,异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另一个就是,两个人舒适区不一样。现在想起来,对下雨截然不同的感受和态度,就是一个例证。无论如何,在那之后我坚定地相信,听雨是一个很私人的爱好。后来有一个男生朋友听说我喜欢听下雨声之后,专门录了窗外下雨的声音给我听。我就记得很深刻。
第一次写日记,为什么会写我喜欢雨呢?因为今天随手在网易云音乐上发现了名叫 “10 Hz Alpha Thunderstorm” 的一个纯音乐。雷鸣遥远,雨声淅沥,让我在冬日的暖烘烘,又干燥的室内,仿佛置身夏日的雨中,空气的清新感迎面而来。工作上的琐碎与烦扰被雨声冲刷走了,流进了下水沟里。听着听着就分享到朋友圈里,有朋友说:“没有歌词,就是打雷下雨”(配掩面流泪表情)。可我喜欢的,不就是“没有歌词,就是打雷下雨” 带给我的心安与平静嚒?
-
佥鱼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9-12-24 15: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