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旦选才
《唐纪十四》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
初,昌龄①与进士王公治②皆善属文③,名振京师,考功员外郎④王师旦知贡举,黜⑤之,举朝莫晓其故。及奏第⑥,上怪无二人名,诘之。师旦对曰:“二人虽有辞华,然其体轻薄,终不成令器。若置之高第,恐后进效之,伤陛下雅道。”上善其言。⑦
【注释】①张昌龄(?—666年)。冀州(今河北南宫东张庄)人。与兄昌宗皆以文章闻名,州欲举秀才,昌龄以朝廷已久未举办秀才考试为由拒绝。于是地方官就改以举进士资格。其文藻为唐太宗所赏识。②考异:王公治或为王公瑾之误。③“王师旦选才”原文:冀州进士张昌龄、王公瑾并有文辞。④按胡注:唐初以考功员外郎知贡举,至玄宗开元间,考功员外郎李昂为举人诋诃;帝以员外郎望轻,遂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主之。礼部选士自此始。⑤罢黜,废黜。原文:师旦考其策为下等。⑥奏第,即奏等第,上报进士及第名单。⑦按《邢台名人》中有:张昌龄,著名的邢台籍科举状元。且注明:唐贞观二十年中进士第一(状元)。但遍查唐朝状元名录,并无张昌龄(或为长安二年状元张九龄之误)。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