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NEWS:宜家要种地,妹岛都说好的学校
宜家要种地——Tom dixon & IKEA 提出未来城市农业试验园概念
Tom dixon设计研究工作室与宜家合作,提出了他们对未来城市农业的共同愿景。他们将在2019年切尔西花卉展上展示一个在都市环境中种植农作物的装置,主题为——Gardening will save the world。

汤姆迪克森的设计研究室和宜家设想了一个两层花园,它将探索超自然与技术的对比,并为国内外种植业提供可持续且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花园底层包括一个种植实验室,通过水培技术来种植超天然食物。而上层则设有植物绿洲,以其自然美学鼓励人们沉浸在充满绿色的生态系统中。

Tom dixon指出,园艺的普遍吸引力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植物和种植,我们就会陷入困境。虽然我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园林设计师,但我们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传统的知识和最新的创意来展示植物和种植的重要性及功能性,并让人们知道一些微小的改变就能产生很大的差异。

为什么Liz diller和kazuyo sejima都认为巴西的这个学校是世界上最好的新建筑
这个位于巴西北部热带雨林边缘的学校被评为世界上最好的新建筑,评审就包括Liz diller和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该项目是由两家巴西建筑公司aleph zero和rosenbaum合作设计完成的,最近获得了2018年RIBA国际奖。

这座名为“儿童村”的综合大楼是为540名年龄在13至18岁之间的儿童提供寄宿的学校。学生全部来自偏远地区,有些需要乘好几个小时的船才能到学校。 在整个项目中,aleph zero和rosenbaum与学校的孩子和工作人员密切合作,以了解不同的观点。 建筑师希望创造一个可以成为“家外之家”的环境,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展现出强烈的个性和归属感。

建筑中材料的使用及建造借鉴了当地传统的建造方法,将当代美学与传统技术相结合,体现了人与当地环境的联系。整个设计的另一个亮点是,虽然地处热带气候,夏季温度可达到40摄氏度,但学校里却不需要空调。由交叉层压木和木梁组成的大型屋顶提供了很好的遮阳效果,并在内外部之间创造了一个可以俯瞰周围景观的大阳台。

MVRDV在印度的首个项目“未来之塔”建成
由荷兰事务所MVRDV设计的“未来之塔”是一座单体超过1000个单元的住宅综合体。建筑位于印度第八大城市浦那,旨在为快速扩张的人口提供不同类型的住宿条件。该项目是一个真正的垂直村庄,整个建筑内可容纳约5000人。

MVRDV将建筑设计成一座山峰和山谷形态的山区结构,将45至450平方米的1068套公寓混合在一起。山体形状和它所产生的动态平面实现了建筑的多样化。MVRDV的创始人Jacob van rijs评论说,“我们希望凭借我们的设计提供更多元的居住条件来将不同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

“山峰”形状优化了自然采光条件,由此产生的斜屋顶变成了私人或公共露台。住宅主立面上的隐藏式阳台暗示着其背后的多样性,包括正常尺寸、双层高度、双层宽度甚至是一些L形阳台。MVRDV试图建立一个对环境敏感、多样化和以社区为重点的住宅项目。 它是一座了解印度住房需求和印度文化期望的建筑,并利用全新乡镇的背景重新构想如何将居民和城市以更好的方式结合起来。

CBD变CID——UNStudio将“未来之城”作为城市环境的新愿景
最近,UNStudio与多个领域的专家团队合作,创建了“社会技术城市”,作为海牙市“中心创新区”(central innovation district简称CID)测试场地的新城市愿景。 CID测试场地覆盖海牙市中心1平方公里的区域; 目前是海牙中心站和附近两个车站三角区内的一个主要基础设施枢纽,但在未来的社会技术城市概念中,它将成为一个绿色,自给自足的双层区,新的城市住房, 办公空间,城市交通和公园般的公共空间由现有的火车轨道基础设施组成。

UNStudio的“社会技术城市”概念结合了城市未来将面临的两大挑战 - 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 - 并专注于以下问题:尽管未来城市人口密度极高,但像CID这样的区域如何才能保持自给自足及能源平衡? 这样的市区是什么样的?如何将一些技术需求连接到那里?

社会技术城市一方面克服了基础设施和技术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改善了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CID是基于互动理念的创新社区,也是将邻里与社区相连接的催化剂。

ALA事务所设计的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室内拓展空间已开放
芬兰建筑事务所ALA完成了位于赫尔辛基的Oodi中央图书馆的设计,该图书馆将于2018年12月5日开放,这是芬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成立101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 这个占地面积为17,250平方米的建筑位于芬兰议会厅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空置场地,建筑屋顶由芬兰云杉木覆盖,将城市公共空间拓展到图书馆室内的公共空间中。

ALA在544个国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设计充分表达了图书馆的使命:终身学习、积极、民主和自由。图书馆只有三分之一的空间用来存放书籍,其余空间作为动态及在线学习空间。馆内除了除了阅览室,还设有电影院、录音室以及展览空间。



“Oodi更像是一个在图书馆组织下运作的大型公共论坛,它的作用远远超出传统图书馆的功能范围。”ALA事务所合伙人Antti Nousjoki说,“它是成长中的赫尔辛基中心公共生活、思想、生产和分享的推动者。”

Studio 10工作室为桂林一家创意民宿设计了一个“不可能”空间
别居·漓想国是位于广西桂林漓江河畔附近的一家创意民宿,Studio 10(十间工作室)负责了民宿中“梦·迷”主题房型的改造。设计灵感来源于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的绘画作品,建筑师通过二维、三维元素的无缝转换及对于视幻现象的运用,打造了一个神秘、无尽的“不可能空间”。

淡粉色与白色营造出一种静谧又不失清新的内部氛围,与窗外略显杂乱的景色隔绝;所有来自于现实世界的元素(如灯具、电器)被巧妙地隐藏于一些列黑色的“门”后,使空间保持纯净,如梦如幻。粉色和白色为主,阶梯和体块创造“不可能的空间”。

在另一个森绿色主题的房间中,反重力的楼梯通往金色的门扇,门后或许是一条通往另一处秘密森林小路-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扇门后有何惊喜。通往不同方向的楼梯和配色形成神秘氛围。

本文由funart设计工作坊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图片源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公众号:FunArt艺术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