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主后白河
整理一下最近发在微博的《后白河法皇——平家灭亡的黑幕》读书笔记,持续更新。
话说平安时代好男风,雅仁也不能免俗(毕竟是紧跟时尚的boy啊)不过大河剧删掉这点,只对赖长好男色大书特书,想必是不能抢了风头吧哈哈哈。
显仁流放的时候,对雅仁还抱有希望,所以托人寄了很多抄写的佛经,但雅仁没有看到这些,因为信西说这些佛经都是显仁的诅咒,雅仁本来就很信诅咒一说,而且说话的又是自己乳父,自然信了,拒绝了这一批佛经,显仁因此希望破灭,恨极了雅仁,而雅仁当时并不知道这件事会折磨自己一辈子。
之前有路人哭诉显仁太惨了,恨雅仁对他那么狠,当时我只觉得政治斗争本来就残酷,换做显仁赢也不会手软,后来我发现我也犯了错误,因为我们都被大河剧骗了,以为下令流放的人是雅仁,然而从史实角度来说,当时雅仁刚即位,其实根基很浅,掌权的人是得子和信西,雅仁不想赶尽杀绝,是得子他们铁心铲除显仁,而雅仁只是个幌子。其实这才符合常理,就算雅仁再有天赋,日后如何老奸巨猾,也不可能刚上台不久就熟练得操控政权。所以说,大河剧为了塑造雅仁的反派形象,可谓“煞费苦心” 。
平清盛是白河私生子这种说法向来是民间传说,大河剧煞有其事地把这个当真的拍,大约因为一来这个传说很有市场,大家可喜欢皇室秘闻了,而且又无法证伪,二来雅仁显仁的惨都是真实存在的,身为主角的平清盛也不能输啊,所以要给他加点特别的身世,宿命啊什么的。
河合敦那本写雅仁的书,用词太好笑了,说显仁为啥这么不满雅仁登基呢,除了宣告自己这一支和皇位无缘了,再次明白鸟羽对自己有多憎恨,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一直认为雅仁是他可爱的弟弟,这份可爱他是带着优越感看待的,对方只是个十九岁没了妈还整天难过,没出息的“沉迷今样的死宅” 。 一个死宅,怎么可能和皇位沾边?这感觉就像觉得最没出息的人,突然一步登天了,那心里不平衡的滋味简直了…
鸟羽最后让步同意雅仁登基,也是因为雅仁素来沉迷今样玩物丧志,觉得他就是个大傻蛋所以说这误会导致了鸟羽决策最大的失误。
雅仁和显仁这对奇怪的兄弟之间的感情真的非常复杂,他们有同一个母亲,同样受白河的喜爱,显仁是白河的儿子,自然欢喜,而雅仁是真正意义第一个孙子,白河也喜欢……可是又能怎样,鸟羽不喜欢显仁因为他是乱伦得来的叔父子,不喜欢雅仁是因为他妈是璋子,他对璋子又爱又恨,到后来宠幸得子,报复璋子,也连带完全无视雅仁。是被针对的恶意更可怕(显仁),还是被冷漠无视的恶意更可怕(雅仁)?生在那样一个家族,本身就是最可怕的,两个人同病相怜的人互相安慰,即使短暂也是真实的温暖,纵然之后兵刃相向,那段日子依然是真实可信的。在这点上,显仁被流放后怨气丛生殊可理解,但雅仁也是个不解释自己的人,难道他会说自己身不由己,不这么做,他也是死路一条吗?不会的,做了就是做了,不需要那么多理由。
睡前碎碎念:平清盛这剧还挺良心,大部分剧情都符合史实,雅仁闹弟弟的生日趴体,虽然是架空,但那种表现也很符合他的性格,但是雅仁和他妈的关系改得就有点过了,他被母亲一手带大,和她还是蛮亲的,也深受母亲热衷佛教的影响,母亲去世对他的打击也非常大,不顾礼法日日悲鸣,正是如此才展现出雅仁至情至性,和宫中矜持贵族完全不同的个性,显仁也是因此同情他邀请他同住,俩人度过了一段和谐的兄弟蜜月期,不过雅仁因为在哥哥那也天天唱今样,搞得显仁以为他疯了是说这段如实展现明明很有趣,为啥要改呢?
因为雅仁热衷今样,就被其他人盖章傻,不是很理解你们贵族的逻辑。《平清盛》里没说白河法皇对雅仁的态度,只是着力渲染他对平清盛有多特别,其实他非常欢喜雅仁的出生,只是雅仁出生不久他就去世了。
这本书说,雅仁掌权后,还是没有专心政务,而是依然每天唱今样,玩各种游戏,去寺院溜达,在这样的雅仁面前,各种敌人出现,有的杀他心腹,有的幽禁他,但每次雅仁都能化险为夷——妈耶,好带感。而且作者认为,雅仁总能化险为夷,赢得最后的胜利,并不是因为他真的是个老奸巨猾的政治家,至于为什么他能赢,书里会试图寻找答案,而我猜测的答案是,这一切都是本能啊!(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