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两性刻板印象”论:如何定义“真正的男人”?


曾有一关系甚好的同窗好友。
他感性、知礼,不论是对友人,亦或是对弱者,都有着超乎寻常的同理心。
和小朋友说话他会主动蹲下;上黑板即使找不到黑板擦,他也会用手掌拭去粉笔迹;微笑、点头、谢谢,近乎是他给所有人留下的印象。
后来,他入狱了。
因为家暴。
喝了酒,没控制住,打断了女友两根肋骨。被判一年半。
而使他变得如此嗜血的,便是男权社会对于“男人”的压迫。
在高考落榜后,他扑入了打工的浪潮。接触的人群不再单纯,而是一些修理厂的汉子,抑或是彪悍的社会青年。
因为他身躯瘦小柔弱,说话总是呢喃细语,因为他过分的知礼,所以他被身边人不停地嘲讽。
——你特么咋跟个娘炮似的,没一点男人该有的样。
当所有人都这么说,久而久之,他也觉得自己真错了,真不像个男人。
他开始学脏话,学如何借酒调戏女人,以及纹身、参加斗殴......他正在经历人生最痛苦灰暗的时期,刻意改变本性,就为了像个“男子汉”。
遗憾的是,当他差不多像个“男子汉”时,却戴上了冰凉的手铐,再也无法挥舞他的拳头。

这个社会,总是给“真正的男人”、“真正的女人”,贴上了诸多条条框框。
男人必须刚强不阿,女人须以柔弱顺从为美。
暖男会被说成娘炮,温柔细心会被评为“不像个男人”,甚至长相清秀就会被人鄙夷:“呀,这哥们男的女的?”
曾在天涯论坛网看到一个提问:为什么国内女人喜欢温柔的男人呢?只有我觉得恶心?

题主还摆出一套逻辑:“为什么杨洋、马天宇、李易峰等人这么受女人喜欢?”
“我最受不了温柔的男人,恶心,觉得跟女人没区别,没有男人味。”
“男人吸引人的地方就是MAN,果断、大胆,雄厚有力,霸气刚强。”

就如此偏激的理论,竟引来了一片叫好。
有个评论是:国内女人都喜欢母男,审美奇异,难怪外国人看中国人都觉得很奇葩。

还有钢铁直男说:我老婆就是这样,三天不打就不安分,打了才老实。

如此脑残理论,占据评论的大多数。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少“娘炮误国论”类的文章,竟也能成为网络爆文。
直男癌众多,社会偏见太重,甚至连女人本身都默许这种偏见的存在。
可真相是什么?
中国家暴率高达35.7%,位列世界前茅。

曾有学术文指出,在亚洲,论大男子主义精神,中国男人简直能进三甲。
中国男人没有走向娘化,相反,中国男人在往“钢铁直男”靠拢。

李银河在《星空演讲》里,给出了这种病态现象的解释。
在传统社会里,男人气质和女人气质被认为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气质。
比如说,男人应当阳刚,女人应当阴柔;
男人应当潇洒,女人应当婉约;
男人负责在外征战,女人负责在家做饭;
男人必须高大威猛,女人应当娇小柔弱;
······
如果一一列举,这个对比甚至可以无限制延伸下去。

李银河将其称之为“两性刻板印象”。你必须要按照这个标准行事,才能像个“男人”,或者像个“女人”。
那这种刻板印象合理吗?
李银河说:“这完全不合理。这种标准,并不是由男女两性生理结构决定,而完全是由文化和社会建构起来的。”

而当我们接受这种“刻板印象”时,会导致什么?
大家都觉得男人应闯荡在外,可以“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时,甩手掌柜就来了。
众人以为男人须杀伐果断,要硬汉霸气,才像个“男人”,这时,家暴男就衍生而出。

可现在是21世纪,不再是农耕社会。
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男人”标准,该换一换,改一改,来满足现代女性真正的需求。
面对生育的不易,婚姻的厌倦与冷却,女人更需要的,不再是男人的“铜皮铁骨”,不再是男人的“生死无畏,铁拳无敌“。
而是,温柔。
他愿意看到你腹部一道疤背后的苦与痛,愿意放下“男人”的标准,为你低头,为你刷碗洗菜,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般温柔,与刚强无关,更与冷酷狠无染,但却是女人对男人最大的需求与渴望。
这种温柔,是一种品质。
比如在公开场合他会尽量细声说话。
比如面对无能之事,他不会任由情绪的爆发。
他有绝不打女人的底线,他不信仰暴力,也不容许脏话。
因为他明白,男人真正的刚强,是内在的,而非外部的。
他也懂得越是喜欢用暴力解决事情的人,越是对现状的无能;越是喜欢在家称王,对妻子呼风唤雨之人,在外就越发懦弱和低下。
在女人委屈面前,在妻子的操劳面前,他会软下来,倾听她的灵魂,分担她的不易。
是谁说,一个男人温柔的时候,恰恰就是他最男人的时候。

这种温柔,是一种化为习惯的体谅。
夜黑后,天凉了,看见你在那搓着手,打着颤,他会不经询问,便脱下外套,轻轻盖在你的肩上。
每个月,总有那么七天,他全程操办家务,以及照顾你的心情。
递小刀总是转过来再给你,一起出门他会主动说:“孩子我来抱吧”......
他不会做作,也不是为讨好而刻意忸怩。
比如周润发在洗发广告里,为女主端水洗头的体贴。

比如在《裸婚时代》中,刘易阳像照顾小朋友似的,将童佳倩架在自己脖子上,一齐傻傻地痴笑。

比浪漫更加浪漫的,便是细致到极致的温柔。
而这些,既不需要你上刀山下火海,也不需要你冲冠一怒为红颜,牺牲几多心血。
她只需要你注视,倾听,然后看见她的不易,并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她的疼惜。
我是男人,所以我更懂男人对“男人”的追求。
但坦诚说,一个男人是否“男人”,关键不在于外界怎么看,在于你最亲近的人,以及你自己怎么看。
文明越发展,男人越要自省。你会深深意识到暴力的无用,懂得温柔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在节目上,蔡康永从不以嗓门博关注,他永远轻声说话,永远谦虚有礼。
他的温柔待人,既带来自己内心的平和,也影响了千万人的处世方式。
《三块广告牌》里说,人的一切愤怒,都源于自己无能为力的痛苦。
越野蛮,越嗜血,身边的人越避而不及,终连自己内心的美好也渐渐凋零。
所以真正的男人,从来都是温柔的。
因为他足够强大,所以不崇拜武力,也不屈服于淫威,用清明的理智与温柔的方式,与这个世界互相接纳。
---END---
作者:卓绝

-
咩咩咩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19 14:4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