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女权主义·可还行
女权主义是否被我们曲解了?
说来也怪,作为一名男性,站在男权至上的立场可能看起来更顺理成章一些,但反而我更关注和支持女权主义。这大概和我的成长经历以及工作接触女性较多不无关系。
开始特别关注女权主义,或者说女性主义,大概是在两三年前。那段时间接触了许多女权主义主题的电影,后来就开始注意生活中的女权问题。
最初引起我注意的,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事。一位比较亲近的哥哥结婚后,经常和他老婆吵架,其中原因有很多,是非曲折不是重点,重点是每次吵架他老婆总会说一句话:“我嫁给你就是应该被宠的、被爱的、被照顾的”。这话乍听上去好像没什么错,但我当时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却又说不出问题在哪。我这位哥哥和他老婆有时候甚至会惊动丈母娘,而这位做长辈的也会和她女儿说同一句话:“我闺女嫁给你就是被宠着来的,就算她有错,你也该让着她。”
发生在我这位哥哥身上的事对我触动很大,她老婆这种“应该被宠”的思想总让我觉得很别扭,但我又说不出别扭在哪,我就想是不是只有他老婆一个人抱着这种想法?这之后我开始有意地观察身边的女生,有单身的、有恋爱的、有已婚的。令我惊讶的是,虽然说不上是所有女生,甚至不能说是多数女生,但抱有同样想法的人数着实不少,这可能也要归功于我国人口众多,虽然可能比例不大,但数量可观。
在观察的同时,我好像也逐渐发现了别扭出在了哪里。仅仅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社会中也没有几个女性敢和自己的丈夫或者其他男人说“自己就该被宠着,就该被让着。”,甚者和自己的亲爹也不敢这么说,那个时代的女性还受到相当大的歧视。在新中国建国前,许多家庭的女性甚至都不能以同等的地位和男性在一桌吃饭,就更别提生育中泛滥的重男轻女现象了。当然,那个时代是一个性别歧视严重的年代,是一个人权不健康的年代。但就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女性的地位就发生了180度的翻转,这促使我开始思考,“女生应该被宠”的思想是不是就是健康的?
后来有一次我和一位关系亲密的女性朋友吃饭,就和她聊起了这个话题。我问她,你觉得女权主义应该是什么样的?她半天没作声,好像没听懂我问话的意思,我就紧接着问,你不觉得女权主义的核心应该是平等吗?她楞了一下,问我什么意思。我说,女权主义虽然有很多流派,各种流派有着非常不同的思想核心,但是所有流派的女权主义都是建立在人权之上的,人权的基础就是人人平等,而女权主义的基础也就是男女平等。她点点头,好像赞同了我的观点,但后来可能也忘了是我说的,因为她又把我说过的话对我讲了一遍。
那之后,我的思考变的更深入了。我想,我们社会今天女性地位的提升肯定是受到西方女权主义思潮的影响,但是女权主义在进入我们的社会后开始不断变的畸形。很多女生这种“应该被宠的”思想,成立的前提就是把女性弱化了,认为女性是弱势的一方,所以才需要照顾,才需要被宠着。但是女权主义的前提就是男女平等,就是要否定“女性不如男性”的想法,要求像看待男性一样尊重女性的能力和权利,这样看来,我们这种“女生应该被宠”的思想就和女权主义发生了冲突。然而女性地位的提升又是借着女权主义的思潮得以实现的,这不就是说有很多女性试图借着女权主义的力量获得超过平等概念的权利了吗?
这种“应该被宠”的思想要不就是认为女性的地位应该在男性之上,应该获得男性像在古代对待贵族一样的待遇;要不就是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应该获得特殊对待。但无论是哪一种,好像都说不过去,因为男女平等代表男性不该有更高的性别地位,而女性也不该有更高的性别地位;再者,现在的信息时代, 体力已经不是最重要的生产力了,女性可以获得同男性相当的劳动收入,甚至很多女性要比身边的男性拥有更多的财富,所以女性也称不上是弱势群体。如此这般,我再想不出别的理由来支持“女生应该被宠“的思想。
爱和尊重是相互的,在我们的社会中,男性怜香惜玉是一种绅士的表现,能做到的男性当然值得被称赞,但是这不代表女性应该以这种标准来要求男性,或者说根本没必要以这种标准来要求,因为现代女性自己就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这就又引申出另一种极端的思想,与“应该被宠”的女生相反,有另一部分女生,认为自己有和男性一样的能力,甚至超过男性的能力,有丰厚的收入和良好的社会地位,男性对她们来说有时候是多余的。我觉得这也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女权主义。
女性既然享有了和男性平等的权利和社会地位,就不应该再以这些标准来评判性别的差异,正常的两性交流应该是平等的看待对方,如果女性一方开始觉得男人不重要了,那岂不是一种歧视男性的畸形观念吗?
当然,不管是“女生应该被宠”,还是“男人不重要”,这两种思想相对来说还是少数,我们国家在女权问题上其实是比较进步的(至少在发达城市是这样),所以可能才会出现一些极端的意识形态,甚至一些新媒体、公众号还非常激进的鼓动这些思想。很多女性情感公号就大力的宣扬“女生就应该找到一个把自己宠上天的老公”这种畸形的性别观念。婚姻和爱情中的双方,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爱着对方,当然会爱护对方、照顾对方,这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因为性别的区别。
前些日子,俞敏洪老师在网上对“女性堕落”的一段论述引起了一番争论,当然我不确定俞敏洪老师是否真的有不尊重女性的想法(我个人认为俞老师应该不是性别歧视主义者),但是我觉得他确实观察到了我们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是他表达的内容并不合适,而且也并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我觉得这种争论不见得就是坏事,这引发了很多人对我们主流意识形态的思考,也顺带引发了很多人对女权主义的再次思考。相信,女权问题也会像其他意识形态一样,在未来不断被思考和改善,至于歧视这个主题,有两个以上人类存在的地方,就永远存在不同形式的歧视,但说不好它也许就是全人类生存的一件“必需品”呢?
© 本文版权归 Sid Style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嗡嗡嗡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8-12-07 02: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