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表示不服
本不想再提名(死)人的话题,可最近偏偏吴承恩又被炒热了。
大意是在江苏省淮安市的吴承恩故居纪念馆里挂着六小龄童的肖像,故里工作人员说,六小龄童是纪念馆的名誉馆长,悬挂六小龄童的照片是为了彰显出六小龄童的身份。六小龄童本人回应说,自己只是无偿捐献展品而已。而且,自己还需要炒作吗?
这回应有底气,确实,六小龄童无需靠在一个籍籍无名的纪念馆挂照片炒作自己,因为自从八十年代《西游记》播出以后,他已经名满天下。此后凡与《西游记》有关的大小事情总少不了他勤奋的身影,他不仅把自己变成了孙悟空的化身,而且对别人扮演的孙悟空还屡有批评。所以眼前这件事情,大概率可能是当地蹭了六小龄童的知名度。
吴承恩故居,其实也是个笑话。首先,吴承恩并不一定就是《西游记》的作者。现存明刊各版本《西游记》都没有署名,因此可以视作无名氏创作,这还不如《金瓶梅》,至少还署了了兰陵笑笑生。
直到清代,同为淮安人的清代学者吴玉搢(不知是否与吴承恩有亲族关系)才在《山阳志遗》中介绍吴承恩:“嘉靖中,吴贡生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吾淮才士也”,“及阅《淮贤文目》,载《西游记》为先生著” 。
查《淮安府志.淮贤文目》,其中记载:吴承恩:《射阳集》四册,《春秋列传序》、《西游记》。
有研究者指出,既然在“文目”之下,《射阳集》显是文集,后面两个其实都是单篇文章,此“西游记”绝非百回本小说《西游记》。因为如果是小说《西游记》,显然应该列在同一书的《淮人书目》之下。
从各地乱认死(名)人的风气看,淮安建立吴承恩纪念馆倒也不算太离谱,至少在《西游记》封面上,吴承恩至今还是作者。
不过故居有点太扯,所谓故居者,本人当年至少在那里住过才行。可谁信那些明代的老房子能保存至今——它能躲得过历次兵荒马乱、各类运动、拆违控违?
回头再说一句六小龄童,鲁迅曾经说过,演员要分清舞台和现实,比如扮演关公,舞台上唱唱也就罢了,要是一路挥着青龙偃月刀回家,就成笑话了。同样,屏幕上演好猴子就行了,现实生活里穿金猴皮鞋,坐传祺汽车,吃肯德基,喝百事可乐,还一副抓耳挠腮的样子,就真的人生如戏了——大圣也表示不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