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记》点滴 - - 漫说黄吴档

北京的老先生总是时不时地通过邮件给我传评弹节目来,还有苏州上海的诸友,有的时候我会很长一段时间不开邮箱,错过了再让他们重新给,有点不太那个,所以最近也就经常看看邮箱之类的,有没有新的节目被送过来。很久不再在网络上寻求节目了,所以一些论坛上放什么节目或者最近苏州电视书场正在播出谁的作品都不太清楚。
前不久收到北京捎来的压缩包,是上海团黄海华吴静慧夫妇在苏州电视书场弹唱的《金钗记》的前面10回的音频版。解压后听了两回,总体感觉黄海华自去了上海团,为“盛名”所累竟有点豁勿开,水平在每况愈下,如果从只要唱得好的“一白遮百丑”的视角出发看,他还是有“进步”的,毕竟时代不同了,我们不能被时代所抛弃。

我有听过黄吴档十多年前在苏州的书场现场版的录音,那个时候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黄海华和听众的交流非常给力,从听众的观点看,他是属于一种讨人喜欢的小说书先生,他的同门张毅谋则和他截然相反,算是没有人缘的那种,如果不是两声蒋调唱得传神,怕是生意都没有。黄海华的蒋调唱得也好,他还会讨巧,时不时来哼几段金月庵的唱腔赢得飞彩不断。
相对而言太太的吴静慧有点呆板,说的好听点是不喧宾夺主,说书按照传统来说毕竟是上手起主导作品,但也有例外,雌鸡司晨的李曹档往往就是和别人的风格不一样,倒也吸引人。吴静慧的“静”和黄海华的“动”很多人觉得他们不配,至少我认为这样的搭配倒真的还不错。听吴静慧的弹唱,规规矩矩的,细细品来,味道并不见得比夫君的蒋调差,不讨人喜欢而已。

以前志炜兄给我传来的黄吴档的《玉蜻蜓》现场版也是沈家书一段。而我则在2009年的某次和朋友去七宝古镇游玩,下午去茶馆听书,本来是奔着江肇焜去的,临时换档由黄海华吴静慧弹唱《白蛇》,让我由雏凤清于老凤声的享受,听江肇焜是听他俏皮诙谐的说,而听黄海华则是他的唱和小可爱(小眼睛有亲和力),小落回又加唱段子,让人很过瘾。
上海团,让我怎说呢,以前我有淮南橘子淮北枳的说法,好好的苗子只要进入上海团,都得走歪路。至少会说书的都变得不能说书了。这个“不能”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体制使然,我也不想多作展开,否则又要开骂了。总而言之,我很喜欢黄海华的书艺,也为他可惜。不过,说好书有什么用?开好会才是真谛,无论是党代会还是文代会,或者是政协两会等等,都比跑码头强啊。
2018/12/05
-
小乐惠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05 21: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