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论语》1.14-1.15
1.14子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hào)学也已。”
【字词】无:不、不要。安:安逸,安乐 。敏:勤劳敏捷。慎:谨慎。就:靠近。正:使……正,匡正。
【翻译】孔子说:“君子在吃的方面不贪求满足,居住不贪求安逸,做事勤劳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说是好学了。
讲解:1、君子追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仅仅是为美食丽服志向不免短浅,所谓“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却不是为了吃饭”。
2、君子是何模样?不以美食丽服华屋为志、敏于事、慎于言、就正道。
1.15 子贡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日:“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hào)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cuō),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日:“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字词】 贫:缺少财物,贫困。谄:谄媚,曲意迎合。前面讲巧言令色就是谄媚最好的解释。富:财产多,富裕。何如:《论语》中的“何如”,都可以译为“怎么样”。切:加工骨器。磋:磨治象牙。琢:雕刻加工玉。磨:磨治石器。其斯之谓与:倒装句,等于“其谓斯欤”,译为:说的就是这个吧?诸:之。往:过去的事,这句里是譬喻指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未来的事,这里指的是不知道的事情。比喻子贡能从一件事悟出另一些道理。 【翻译】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有却不骄横,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有钱却谦虚好礼呀。”子贡说:“《诗经》上说:‘切磋琢磨’,那说的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孔子道:“赐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
子贡觉得“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已经是很好了,但是听了老师孔子的话,知道人生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虽然听到老师的教导已经觉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却没有敢满足,于是举了《诗经》当中的话来表明自己的意思。
不谄媚,不骄横是对自己品格的尊重,但是依然处于对物质的计较当中。而一个人如果只在意物质,精神不免贫乏,所以孔子说要“乐”。所谓的“乐”不是以贫为乐,而是要“乐道”,即追求科学知识,追求生命哲理。除了孔子给我们讲的对贫富的正确态度,我们也要看一下子贡,子贡不愧为孔子得意的学生,他对老师的话能认真听取,还能类比联想,使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得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