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在《大学的生活-学生选择科系的标准》中的中心思想
只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我”,一个是“社会”,看社会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中国现代需要什么。但这个标准--社会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现在可以说三千六百行,从诺贝尔得奖人到修理马桶的,社会都需要,所以社会的标准并不重要。因此,定主意的时候,便要依着自己的兴趣了---即性之所近,力之所能。
比如说,一个作诗的天才的人,不进文学院学作诗,而偏要去医学院学外科,那么医学院便失去了一个一流的诗人,而国内却添了一个三四流甚至五流的饭桶医生,这是国家的损失,也是你们自己的损失。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