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会《匠人精神》——打破传统思想束缚 闪耀创新思维火花
“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这句话来自李宗盛参与拍摄的New Balance的广告《致匠心》。虽然是条商业广告,但是它要求每个人要专心做事,无愧于心。我也时常想,我们为什么工作?我们怎么样工作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带着这些问题,我阅读了《匠人精神》一书。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地被秋山利辉的一流的心性所震撼,“匠人须知30条”更是令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到匪夷所思。我们终日忙碌在各种利益纠缠之中,很难沉下心,专注的完成一件事。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草草了事,对事物学习不深入,浅尝辄止。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若想实现真正的自我,社会若想恢复凝聚力,重拾失落的“匠人精神”就势在必行。

热爱自身岗位工作,塑造敬业优秀品质
学习匠人精神第一便是敬业。什么是敬业?梁启超先生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敬业是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首先要敬业、乐业,对自己的工作心怀敬畏,乐此不疲,才能做出一番业绩。
孔明先生一生不辞辛苦,兢兢业业,帮助刘备治国安邦,更是在死后留下《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佳话,他的敬业精神万古流芳;掏粪工人时传祥秉承“宁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理想信念,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秋山利辉一生专注做木匠,建立苛刻的学徒制度,时刻要求自己和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比的忠诚。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艰苦卓绝锤炼匠人精神。
坚定不移专注细节,锤炼匠人一流心性
全神贯注、持之以恒是《匠人精神》这本书的灵魂所在。秋山利辉说:“有一流的心性,便有一流的技术。”可见,优秀的作品是需要倾注大量心血的。“匠人精神”是一丝不苟,是坚持不懈,是追求卓越,是精益求精。秋山利辉重在育人,他认为:欲要学会做事,必要先学做人。八年制的学习生涯中,秋山利辉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磨炼他们的意志,锻造他们的心性,不断提升每一位学员的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秋山利辉重视学员坚韧不拔,埋头苦干的品质,要求每一位学员要有务实精神,不抛弃、不气馁。正是由于这种坚守和执着,才成就了今天的“秋山木工”。
提到匠人精神,除了秋山木工,不得不提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如今91岁高龄的他做了56年寿司,他一生追求严谨、精准和极致。寿司讲究三分味道,七分手势。这里的手势是指手法技艺,为此,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双手,睡觉都带着白色手套。他每次做寿司都像是在举行一场仪式,对食材的要求极为苛刻,选用当日凌晨捕捞的野生鱿鱼,为了确保入味,增强口感,必须将鱿鱼反复揉搓3个小时以上,一道道工序,小野二郎都倾注最大的细心和耐心。正是这样专注敬业、追求卓越的精神成就了一代大师。
注重沟通交流技巧,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认真总结“匠人须知30条”你就会发现,秋山利辉特别注重人与人的交流的技巧和团队精神。他对每一位学员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学会打招呼,学会联络、报告、协商,正确听懂别人说的话,能够好好发表意见,善于打电话等等。所谓匠人精神,并不是闭门造车,闷头蛮干。而是应该学会表达和倾听,在一个团队中工作,就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只有学会吸收别人的优秀思想,取长补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秋山利辉强调交流合作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工作氛围,秋山木工培养学员方法极为严酷,人们称为“禁欲”式培养。八年制的学习历程中,所有学员吃住在一起,不分男女,除了基本的日常生活,便是在一起学习木工技术。这就要求一个融洽的氛围,给予每个人家的温暖。无疑,沟通与交流是建立这一切的前提。第二,技术的提升需要每个学员的不断磨合,只有学会表达、学会协商才能解决问题,互相促进,不断进步。而我们的工作中也是如此,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学会发扬团队精神。注重人际交往中的技巧,不断提高表达和倾听的能力。
打破传统思想束缚,闪耀创新思维火花
优秀的工匠绝对不是墨守成规,秋山利辉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凝聚自己的想法。当一件工艺品出炉,外人应该一眼就能看出谁是它的缔造者。这就要求工匠在设计作品的时候,要凝聚自己的个性,将自己创新的点融入到作品中,让作品充满灵性。我们所说的匠人精神中包含的也不仅仅是继承,更是发扬和创新。我们追求的精妙绝伦是在借鉴和吸收传统技艺上的一种发扬光大,含有个人创新思维的作品才是生动的。
现实中,我们往往会被传统的思维禁锢,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一味地照猫画虎,这样,纵使将手中的作品刻画到极致,仍然是失败的,或者说只是别人的仿制品。而社会需要不拘一格的人才,敢于提出不同想法并付诸实践的人,是工匠中的勇者。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匠人精神”,无印良品淡化品牌意识,专心做质量,赢得了品位人士的喜爱;罗永浩创立锤子科技,提出匠人情怀,一心一意做产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越来越多的“私人订制”凝聚了匠人们的情怀温度,它不仅仅是一件工艺品,更是一份执着与感动。其实,“匠人精神”在我们每个人身边,政务服务工作同样要求我们专注、创新,力求完美。政务服务窗口是距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我们的工作代表着政府的形象,所以我们更应该潜下身心,踏踏实实的搞好工作,铸就新时代服务百姓的“匠人精神”,赢得百姓的口碑。

扫一扫,关注樊登读书会,让您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