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嫣前男友被父亲告上法庭:“对不起,是爸爸又穷又没用。”

你有没有嫌弃过自己的父母既穷还没用?

最后爆肝追的电视剧,看到第一集的时候,就已经把我的心的「击」穿了。
一开始,我以为是一部轻喜剧的幸福家庭剧。
往下看才发现,幸福一家人其实并不幸福,由自私刻薄和冷漠组成的一家人,甚至还有点悲剧。
其中有一个桥段,把我看得眼泪直飙,甚至还飙上了热搜。
这部剧中的老父亲因为自己的老邻居去世受到启发,觉得自己也已经快到生命尽头了,开始对子女开始管教。

他希望自己的儿子早点结婚,但是儿子提出来的建议是:结婚可以,但是我要和全家人断绝关系。

因为作为一名医生的他,要嫁到院长家里去当上门女婿,找一颗大树。
接下来,这位父亲,生平第一次对自己儿子发火:
“你在跟一个养活你三十多年的人,说这样的话吗?”
“我把你培养到现在,就是为你等你说这么话吗?”



儿子还当着自己父亲的面儿说:你只是个卖面的,我走到今天全是靠自己努力,而当不上主任,也是因为父亲的拖累。
这句话,看起来大不孝,实际上也道出了不少人的辛酸。

直到最后,作为一名父亲的尊严和权威终于被压制,他被自己的儿子一字一句怼到没脸说话。


一句:“我永远都是卖面老板的儿子。”
终于把父亲说哭了。

对于子女来说,父母对子女的关心,都是顺其自然,吃了吗,睡了吗这些问候都十分低廉,还不如丢来一份职位或是一笔巨款。
这是剧角房天忆的话,也是我们为人子女内心最真实最羞愧的声音。

而人生已经定格的父亲该怎么办,他只有放声大哭,深陷在自己的无能懦弱里。

只有向自己的子女深鞠一躬,说一句:“我,对不起你们。”

说完之后,他哭得像个犯了错的孩子。

可是,他又犯了什么错呢?
他后来把孩子们告上法庭,为了就是给孩子上人生最后一课。
这时候我才发现,他绝不是个没用的父亲。
就是这么一个一斤一斤卖面条的父亲,在孩子成年后抚养的过程中,总计花了500万。
那个说他没有用的孩子,上医学院总共就花了217万,回报为0。

他大概是犯了全天下父母都会犯的错误:总是觉得自己没用,总是觉得自己对孩子付出不够多。

电视剧的情节其实并不陌生,就在前些日子,我就看到过一封儿子写给妈妈的信。
信的内容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对自己全职妈妈的控诉。
妈妈天天拿着手机,不是刷抖音,就是打麻将,不好好做饭,洗点衣服抱怨。
不出去上班,只知道睡觉,吃饭,化妆,玩手机。
她除了生我,其余的一切都是我爸爸给我的。
最后又总结性的来了一句:她就是个无用的中年妇女!

想必他的妈妈看见了,也未必会愤怒嘶吼地说出自己的辛酸。
她也许也会像剧中的爸爸一样,想抱着自己的儿子说一句:对不起,是妈妈没用。
因为作为父母,在他们心中,本来就是天生欠孩子的。
即便是他们已经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燃烧完自己毕生的精力也还是觉得远远不够。

有句俗话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这么一通对比下来,当代有些子女着实有些猪狗不如了。因为大部人对于贫穷父母,都是一边嫌弃,一边依赖,简称人形吸血鬼。

我身边,这样的人就不在少数。
前同事小李就是那种爱马仕女孩,为了买个包,不惜去贷款,但是月薪5000的工资根本负担不起。
前不久我们约在一起喝酒,她说自己信用卡加小额贷一共欠了20万,还屋漏偏逢连夜雨和家里人断绝了关系。
因为她觉得自己父母无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每天遭受催债人的死亡威胁,却不能提供一点帮助。
再看看他自己,工作了3年依旧月薪5000,其实也可以理解成无能的代名词。
但是她把自己的无能统统都归结到了原生家庭的问题上,认为全世界只要混得比她好的,家庭条件都肯定比她好,爹妈都是当官的主儿。
比如隔壁桌的张哥,他之所以年纪轻轻当主管,就是因为爸妈掏钱把他送去留学了。
带着这样的顾虑,小李的爸爸无数次想来北京看看自己女儿。
小李只会打电话对着父亲气愤的说:同事的爸妈都开着车来,你拎着两块腊肉到现代化soho办公楼下,自己不会觉得脸红吗?


我们犯过最大的错误,就是爸妈拿我们当宝贝,我们拿父母当筹码。
我爸爸有个当保安的哥们,儿子的好事将近,但是他却开心不起来。
因为婚礼从筹备到马上开始举行了,他连自己亲家和儿媳妇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爸爸说,这位叔叔也只能抱怨了,因为他不想去破坏自己儿子的婚礼。
毕竟,他儿子是去给人家当上门女婿的,房子车子都是女方买好,叔叔只出了一份装修钱,有什么资格参加?
叔叔也很早就习惯了这样的模式。
毕竟,从小到大,他从来都没有机会去儿子学校。
开家长会不让去,开学不让去,连领奖都不让去,原因都是因为拼不过别人的家长。

叔叔说,他知道儿子是怕自己去了给她丢人,别人家的父母都是衣着光鲜的,但他却这样寒酸。
他理解儿子的自尊,但心里却像扎了根刺一样疼痛难忍。
他有时自责自己不能给儿子更好的生活,有时又会怪儿子不懂事。
他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因为贫穷,而嫌弃自己。
毕竟,他能付出的,是自己的全部啊。

我相信,任何一个父母,都不会因为贫穷从而对子女的爱大打折扣。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的薛珍珠女士,她不仅穷,还爱慕虚荣爱贪小便宜,拖女儿后腿。

可也在自己去世之前,告诉自己女儿,自己平时缩衣节食的攒下了30万,为的就是不想让自己女儿吃苦。

知乎上有个高赞的问题是:你在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家里很有钱?
高赞的回答如出一辙都是:爸妈特别省,过得特别穷,但是给孩子花钱,读书,买房,分分钟掏几十万。
对于这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因为我眼中的爸妈,也是个贫穷之人,他们的表现一度让我认为家里明天接揭不开锅了。
比如,我爸日常就用洗洁精洗头,抽2.5元一包的重金属香烟,连上厕所都是偷偷用报纸擦。
妈妈虽然没这么夸张,但也会常常给自己买有虫洞的水果,去夜市买衣服,内衣内裤穿到发白发黄,洗碗的时候我抠点洗洁精都会被诟病半天,上学的时候,我经常因为多要200块生活费和她大吵特吵。

但他们也不是真的抠门,我学习不好,小升初花了2万,初升高花了5万,高中学艺术又花了十几万,花这些钱的时候,他们从来不和我争吵,杀伐果断。
我这个拖油瓶,好不容易念上了大学,又听说爸妈要帮我买车了,说是为了上班方便。
直到今天,我也明白了:他们只所以活得这么辛苦,也是因为我的无能。
要是我上学少睡一点,放学的时候多练一点,也不至于花他们这么多钱了。
一个比较残酷的事情是,很多时候子女觉得父母没用,其实父母也觉得子女没用吧?
毕竟扪心自问一下,如果有一天他们有所求,我一次性也掏不出来三五万。
按照这个节奏,就算我积累30年财富,也够呛能给他们买个车,买套房。
可尽管父母和子女相互觉得没用,唯一的区别还是,爸爸妈妈从来都没想过要把儿女用来物尽其用。
但是我们,只会把父母榨干,读书一次,买车一次,结婚一次,买房又一次。
爸妈前半生的生活我们不曾参与,但是他们的未来却和我们息息相关。
如果他们晚年过得不好,才是我们这辈子丢的最大的脸。
近两年,“原生家庭”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高得我都快听吐了。
因为只要原生家庭这个词语一出来,就无疑是在卖惨,推锅,控诉:
“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今天变成了这样。”
“都是因为原生家庭,我今天才一事无成,活得痛苦万分。”
父母辛苦一辈子,到最后他们既成了背锅侠又成了我们碌碌无为的遮羞布。

其实真正的原生家庭问题,我承认可以带来性格上的影响,但绝不是物质的死局。
好手好脚,想要的就自己去创造,在家里跟父母对吼,嫌他们没本事,完全是低能自私的表现。
不得不承认,不管家里贫穷与否,父母都会活得灰头土脸,
因为他们的爱都是近乎完美的。
他们有100个筹码,就会给你100个,甚至创造出101个。
他们有10分的耐心,绝不会为了后路,偷偷给自己留一分。
成长这条路上,父母也许没办法把你送到终点,可还是要谢谢他们准备的盘缠。
贫穷的父母不丢人,嫌弃父母的人才丢人,这辈子当了王思聪不是最牛逼,当了马云才是祖坟冒青烟的事情。
文 | 梨花:别看我平时凶神恶煞,睡觉之前也听汪苏泷和许嵩,微信公众号@好姑娘光芒万丈(ID:laoyaohuibaofu)微博 @好姑娘老妖。

-
林小左 赞赏了这篇日记 2018-12-06